又一次在电影院里哭成了傻逼。
晚上和闺蜜约着看完了阿米尔·汗的新片《神秘巨星》。

电影讲述了拥有歌唱天赋的女孩儿尹希娅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梦想着成为歌手,在父亲眼中却是累赘,只盼着她学点文化,嫁个好人家。
然而性格倔强的尹希娅无法忘记自己的梦想,在母亲的鼓励下,蒙面弹唱自己写的歌,并署名“神秘巨星”,将录制的视频发到YouTube上,没想到一炮而红。
尽管父亲一次次打压让尹希娅的追梦之路荆棘密布,但在梦想的指引和周边人的支持下,尹希娅总会想到办法去应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虽然电影讲述的是女孩儿追梦的故事,但最让人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被家庭和社会吞噬和压迫,但依然支持女儿追逐梦想的母亲——娜吉玛。

作为社会重男轻女观念下的牺牲品,她一方面承受着家暴和歧视,放弃了梦想和尊严,在家里如佣人一般低声下气地活着;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自己的女儿活得快乐,给予了女儿最大限度上逐梦的自由。

为了女儿的音乐梦,她偷偷拿走丈夫钱包里的钱,给女儿买吉他;卖掉了唯一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为了让女儿将自己的歌声传遍网络,又不被丈夫知道,她帮女儿想出了蒙面录视频的点子,造就了火遍网络的“神秘巨星”歌手。

在她的帮助下,女儿尹希娅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得以被发现。

看到女儿勇敢追梦、活出自我,影片的最后,娜吉玛也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渴望,她选择不再懦弱和隐忍,当丈夫再次想要扑灭尹希娅的梦想,扔掉吉他时,她勇敢地站出来,维护了女儿的梦想,并掏出了离婚协议书。
是女儿的勇敢让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别无选择。
对于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这个想要扼杀她女儿梦想的家庭,她终于可以挺直身子,回一句:
去你的!我受够了!
颁奖典礼上,站在领奖台上的尹希娅没有选择奖杯,而选择了拿起话筒。
不再蒙面示人的她,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伟大的爱意。她的真情告白,将这部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在爸爸决定打掉我的那一晚,妈妈逃走独自把我生下来;
6岁那年,妈妈偷偷拿爸爸的钱给我买了把吉他;
15岁那年,妈妈卖了自己的项链给我买电脑;
而就在刚刚要踏出国门的时候,一辈子忍气吞声的妈妈为了我的梦想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决定(离婚)。
没错,妈妈才是神秘巨星!
关于追梦,这部《神秘巨星》,也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口碑爆棚的《寻梦环游记》。

巧的是,两部电影同样讲对音乐的追梦历程,同样讲家庭的反对,同样讲为了梦想不顾一切。
观看后,我认为电影不仅仅讲了梦想的实现需要不懈的努力,更讲了追梦路上那些冲突、矛盾和不易。
这里和大家分享我观影后,关于追梦的3点感悟:
1.人是要做梦的,做梦是人的基本权。
《神秘巨星》里,尹希娅说:“如果不能做梦,睡着和醒着有什么区别,活着或死去有什么不同?”
《寻梦环游记》里,米格在面对坚持梦想和重生的选择题,毅然选择坚持梦想,他说“让我放弃音乐,还不如让我去死。”
我们的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是我们这一生要去完成的使命。
我们既然会做梦,我们就有去追梦的权利。
2.梦想让我们充满希望,也让我们煎熬。
两部电影里,象征音乐梦想的都是一把吉他。
一部电影里不允许去碰,另一部里被一次次当做垃圾破坏。
被禁止去碰触自己喜欢的东西,被禁止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让主角的内心备受煎熬。
同样,因为现实和观念的束缚,我们也常常不能如愿去展开手脚,追逐梦想。
我们既因梦想变得更好,也因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倍感煎熬。
3.梦想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神秘巨星》里,尹希娅有妈妈、弟弟、朋友的支持,才能对抗父亲的专治暴虐,施展自己的才华;
《寻梦环游记》中的米格,有家人的祝福和理解,才能回到活人世界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
很多人认为,家人是阻碍自己追梦的障碍,认为家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梦想,而不愿去交流;
但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和家人交流,他们才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总觉得我们的梦想是空谈,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家人感到切实可行,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追梦和家庭本就不会成为矛盾的选项。
阿米尔·汗的电影向来层次丰富,《神秘巨星》不止对追梦历程的描述,还展开了对社会、女权、家暴、公平的思考,和对母爱的致敬。
感谢米叔又一次带来如此发人深思的电影,让情感宣泄的同时,也激发了不同维度的思考;
也感谢米叔自毁形象、油腻的演出,为这部催泪大片带来了80%的笑点。
希望有梦之人,梦想成真!
(也希望观影的人,带够纸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