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思考思维导图笔记读书
朝九晚九的工作之外,怎样尽量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朝九晚九的工作之外,怎样尽量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作者: Kamiyass | 来源:发表于2016-07-07 07:50 被阅读1490次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出差在深圳。现在是早上,我躲在冷气很足的咖啡馆里吃早餐。窗外是被林立的高楼切成的不规则形状的天空,能见度非常好,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非常干净。算起来出差到这边已经一周多了,老实说,躲在有冷气的地方(房间里或者车里),与粘腻的热空气保持距离的话,我还是非常喜欢这座城市的。

昨天我读完了一本书,名叫《认知盈余》,其实如果说只是“读”的话,本来在上周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习惯是一定要把读过的书用思维导图画出读书笔记来,这花了我一些时间,之前怎样画结构都觉得哪里不太对,直到昨天终于理出了自己还算比较满意的结构。

我尝试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本书大概讲了这样一个主题:

在这个时代,人们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地球上受教育的人累积起来,每年超过一万亿小时),这些时间是资源,如果被合理组织起来,就能做许多伟大的事情。

因为人本身有分享、创造的个人动机,和联系他人、慷慨帮助他人的社会动机,加上现在的社会化工具使信息传递、同类人联系起来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所以让“业余时间创造社会价值”成为了一种可能,这就是“认知盈余”。

在创造认知盈余时,驱动个人和组织的不是金钱,而是热爱。至于怎么利用认知盈余,作者给了一些建议和案例,但是这是一个大宝库,尚有许多可能性等待开发。

《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是通过群体的力量创造价值甚至改变世界,这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个太飘渺的概念,所以在这里我不想谈怎样利用认知盈余。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关于在认知盈余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如你我这般的普通人——在朝九晚九的工作环境下,能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尽量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❶ 与自己和解,承认“并没有真正有趣的工作”

昨天跟一个多年不见的好友微信聊天,他毕业之后从北京回到家乡(中国南方的一个三线城市),现在接管了父母的小公司。这是他毕业之后的第二份工作,目前来看也可能是一生中的最后一份工作。他说,真羡慕我,可以去不同的公司体验很多有趣的工作,不像他,可能永远都要这样下去,他感觉非常无聊。

我无法设身处地理解他的“无聊”,然而我很希望他明白,哪里有真正有趣的工作?如果不能主动发觉生活的乐趣,即使换一种处境,该苦闷的仍然苦闷,该无聊的依旧无聊。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生活所迫”,或者是为了获得社会中“正常人”的标签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以,接受这个现实吧,并没有什么有趣的工作。任何工作都会存在得心应手时的“无聊”和面对挑战时的“压力山大”,而且工作本来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你可能在其中发现乐趣,但是它本身并不有趣。

❷ 培养自己的爱好,找到同类

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从来不来自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东西,而是来自自己内心对某种追求的真正热爱和信念。这份热爱和信念凝聚而成的力量将会支撑你,让你获得除了工作者之外的另一重身份,即使工作再无聊、压力再大,即使你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你、背叛你、与你为敌,因为这力量的存在,你就仍然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对生活失望过,觉得一事无成,没有方向。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孤独:街道是那么的热闹,但是好像跟自己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你就是无法融入其中,热闹是别人的,而你什么都没有。

这是我刚刚到北京那一年的感觉。当时带我走出低谷的,就是我开始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会每天都花更多的时间跟我的爱好在一起,过程辛苦却乐此不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并影响了更多的人。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做的事情就是一种“认知盈余”吧。

❸ 从此时此刻起,发觉属于你的力量

一定有一种力量,支持你与这世界温柔对抗。一旦你发觉了这种力量,会有这样的感觉:

•即使做这件事不能直接获得报酬,你也愿意坚持下去,因为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报酬;

•你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并因此找到自己的“同类”;

•获得组织中的影响力,甚至可能改变世界;

•忠于自己的内心,获得真正的“自由”。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种力量,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的方法:

•回忆孩童时代的记忆,当时最让你感兴趣的是什么;

•来自身边的人,一定有一个人让你想变得如他一样优秀;

•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一次,抛弃过去的坚持;

•不管怎么说,先试着做一下你感兴趣的事情,就算不合适也能早些知道不合适。

最后想说一些最近内心的感受。

生而为人,已经有很多身不由己。

与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不拐弯抹角说话也不必揣测别人复杂的心思,此一大幸;

不善交际时就能躲起来,在空调房里读书写字,此二大幸;

讲故事给听得懂的人听,此三大幸;

有人不懂你的坚持,却支持你的坚持,此四大幸。

作者:张延硕(微信公众号:kamiyass)。微信公众号回复“认知盈余”可以获取《认知盈余》高清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 朝九晚九的工作之外,怎样尽量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出差在深圳。现在是早上,我躲在冷气很足的咖啡馆里吃早餐。窗外是被林立的高楼切成的不规则形状的天...

  • 留守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获得自由, 不再朝九晚十; 我希望你可以不再留守, 我会请你把我的自由收回。

  • 朝九晚六的工作

    曾经最羡慕朝九晚六的工作,因为可以有正常的作息,能感觉自己是个正常的人,但因为自己的工作时间并不是这样,就一直对这...

  • “朝九晚五”已经渐行渐远,你对现在的工作真的满意吗?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工作的改变从“朝九晚五”衍变到了“朝九晚六”,以至于现在剩下的只有“朝九”,而“晚几”却没有一个...

  • 获得财富自由的新途径

    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朝九晚六的正常上班族来说,获得财富自由似乎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总是想着能真正获得财富自由的...

  • 关于早睡

    小时候总会听到,好好念书,长大以后会有朝九晚五的工作,不用那么辛苦。 长大后才发现,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很低,朝九晚...

  • 诗词|如梦记

    背景:近来,工作无常,生活如梦,导致书写路上停滞。工作上,别人的工作“朝九晚五”,我的工作“晚五朝九”,外加不定时...

  • 澳洲网红鲜奶Single Estate入驻苏宁小店,系全国首家引

    如今,对于在大城市忙碌的工作党来说,每日朝九晚六甚至朝九晚九的劳累,让一顿精致的早餐或晚餐变得遥不可及,早起一杯奶...

  • 没有休息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今天是我连续第28个的工作日。 从八月下旬开始,我就开始了坚持两份工作的日子。平时朝九晚五,周末朝五晚九,已经快忘...

  • 我当然羡慕那些自由职业者啊!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快的人!尤其是对待工作。 我很懒,我不想上班。不想过朝九晚六,甚至朝九晚九的生活。 所以我一...

网友评论

  • 2146f76d9b0f: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 很迷茫 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你们也是这样么:pensive:
  • sky琪仔:我在寻找内心的声音ing… 文章不错!支持 :smile:
  • 芭蕉姑娘:很受益,感谢
    Kamiyass:@芭蕉姑娘 :blush:
  • lovelyhannah:写的好棒…32个赞
    Kamiyass:@8d71bd32ebd5 :blush:谢谢
  • PPU:每天工作心情都没有很愉快 怎么说的 反正就是没有那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有时候甚至每天早起之后都有点抗拒去单位 想着美好的一天又要浪费在了枯燥的单位里么 或者更深究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和公司的人打成一片 总感觉道不同 所以郁闷 说要找到自己喜欢的 那可能还需要一段不小的时间吧 想要排解自己 但是当某些事情发生时 一些比较负面的能量就会倾巢而出 为了工作而工作 也是现世很多人的无奈吧
    Kamiyass:@PPU 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根本没有什么让自己爱的工作。所以去发展爱好了。然后发现只是自己一直以来太在意工作,工作只是我的一部分,获得快乐并不一定只能通过工作。然后就释然了~
    PPU:@kamiyass 会么,可是我怎么感觉前面的路还是看不清呢?想要找到能够保持热爱,以爱为源动力的工作,可是找不到。不知道作者你当初找不到所爱之前都是如何做的?
    Kamiyass:@PPU 这个状态,离找到你的力量不远了:blush:
  • wikin:我们都知道获得快乐的方法、只是我们懒得去做
    Kamiyass:@Mashiro6 偷懒也是一种快乐:blush:
  • 平凡的凡人:快乐和自由,就是看自己的心态。即时在逆境中也能快乐和自由!
  • 二次元的思想者:你的文章已经回答了你的标题答案!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其实是一份恬静吧!
    Kamiyass:@二次元的思想者 :yum:
    二次元的思想者:@kamiyass :+1::+1::+1: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心能量很足
    Kamiyass:@二次元的思想者 冲突挣扎之后的平衡和波澜不惊:blush:
  • b12205aae5f7:写得好
  • 阿咸啊:有人不理解你的坚持,还会支持你的坚持。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伴侣吧
    Kamiyass:@阿咸啊 不只是伴侣,还有朋友啊,同事啊,老板啊……总感觉不反对就已经很好了 :smile:

本文标题:朝九晚九的工作之外,怎样尽量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xl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