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我的大姑,大姑是家里的长女,生于1949年,奶奶是在老爸11岁时离世。因此,老爸从小几乎就是大姑一手带大的,他们感情最深,长姐如母,此话一点不假。由于这层特别的情感,在我们这辈孩子里,大姑最疼我,大姑嫁了人后,就不再住在小村庄里,而是生活到了城里。那时候的城市,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特别的遥远,每次去大姑家串门,都有种莫名的兴奋感,遥远的就像一场旅行,那是的路,不像现在这般修的四通八达,现在车程10几分钟的路,那时骑自行车将近一个小时。
还未出嫁时的大姑,是村里有名的裁缝,我小时候很多衣服都是大姑自己设计,然后用缝纫机裁剪制作出来的,夏天的连衣裙,冬天的棉衣,在那个年月里,我也算是常穿“时装”的人。即使后来商场林立,衣服有时都比布料还便宜,但大姑依旧习惯自己做衣服,哥哥姐姐家的孩子,也是穿着大姑做的衣服长大的,那台用四十多年的缝纫机,也就成了家里有名的老物件,因为它伴随着几代人的童年。
大姑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她却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谁期末考试的分数高,那一年的压岁钱也会比别人多一些。虽然这种鼓励看起来很物质,但却直接表达了大姑对我们的期待。那时候的我们,真的会为了那和别人不一样多的压岁钱而努力学习,如今,我们这些孩子虽然并没有改变多少命运,但过年,却换做我们给大姑压岁钱了。
大姑做得一手好菜,花椒肉是大姑众多拿手菜里我最喜欢的,小时候的我,过年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吃到大姑做的花椒肉,否则,就会觉得这个年没有过。大姑退休后的一大爱好就是搓麻,她说麻将使人不至于变笨,她不希望有一天老到听不懂我们的谈话。在当今人们都为住进楼房而抱怨邻里关系淡漠的时代,大姑却和小区里的住户相处的十分融洽,这一方面得益于搓麻,但更重要的是,大姑一辈子带人诚恳,从不计较,楼上张阿姨的独生儿子在外工作,她就经常招呼张阿姨来家里吃饭,在小区里,每晚出来散步,大姑都愿意坐下来,和她们聊天,唠唠家常,谁家有事,她都热心帮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