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设计的视角,去发现真正的问题。在现在眼前一团乱麻的问题中发掘事物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发现问题:
1.真正的问题,是隐藏于语言的背后。
能看到好的成果的设计,往往是不容易的,佐藤大初创Nendo设计事务所时候,公司的左右为难的困境,也就是“越努力,越难以保证盈利”。
越是想要通过全新思路来进行设计,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新的点子一般很难通过已有的素材得以实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反复的调研和查证工作。
相反,如果只是将显眼的部位稍作“装饰”,只要过了客户那一关,让客户们看了满意,可以毫不费力的赚到设计费了。无论多么的擅长这种“装饰”,说到底,也是没有解决设计核心问题。这样的设计没什么技术含量,无法做出自身的特色,长远的看,只会越做越差,无法强大。
找到真正问题所在,治标治本,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去看,了解各利益方的关系,及真实需求所在。
是否越是低投入的东西需要的创意,设计费越高呢?但事实并非如此。设计产品,并不一定就等于增加投入。如果因为客户资金有限,设计师就在设计上投机取巧,这样做出来的谁也不会去满意。
客户的预算多少,也要认识到所做的真正问题所在,而不在其它方面做投机取巧。
做好设计,还需要有一项必修课,如何努力的帮助客户去提高销售额,增加盈利。
抛开干扰性制约,在面临着众多干扰性问题时,尝试一个一个的去排除。
在用户体验有偏差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出让顾客想要主动“往前迈出半步”的商品。
仔细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间隙,然后用设计将这些间隙一点点填满。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将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真实需求找出来。
设计后的二次审视,不要忘记最初做的初心,偏离原先的感觉,因为有了首次的印象,才会有后来的发展。
如何让一个创意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呢?
让产品也附有自己的个性,从同类产品中跳脱出来被人记住,一款毫无个性的产品,让人没有特别想购买的欲望。
不要害怕去尝试,偶尔跳出常态,是发现问题的良机。在没有好的灵感创意的时候,不凡去胡乱尝试,不要拒绝任何尝试的机会。尝试也是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