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万一能行呢?”母亲的这句话,伴着我的成长,慢慢地融进了我的DNA里。
小学三年级,我与架子鼓结缘,就是因为母亲的这句话。都说婴儿肥到一定时间就会抽条,可我,一直就没有等到那一天,因为这样,跳舞、唱歌等要上台面的,我一概避而远之。几个人的教室,我就在那个角落里闷头学了两个春秋,老师建议说去考个级,说是我这手法和能力,考个十级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很开心,自己的喜好,能得到认可当然是好事。
可当母亲问到流程时,我有些发怵。表演前,要在很多位评委老师前,作完自我介绍后再演出,可我,能行吗?我用眼睛向母亲求助——“试一试,万一能行呢?”虽然我已经知道答案,但我仍不死心。
考级当天,艳阳高照,光线晃得人眼花,我坐在最熟悉的活动中心,却紧张的要死。“试一试,万一能行了呢?”母亲的话又一次在耳边响起。考级的那两句开场白,我念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拿到十级证书。
之后,母亲似乎是尝到了这句话的甜头,就一直视为“神异”,逼了我一路:奥数,英语,口才训练,语文阅读,书法练习……小学阶段,母亲用“试一试,万一能行了呢”这句话,帮我开启了一个又一个魔盒,所幸的是,她还真没有输过!
就这样,我从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变得多了些自信,开始敢于站在旬城这个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呈现一个最为真实的自己——就算有缺憾,那又能怎样,试一试,说不定就行了呢——你还别说,母亲的这句话,还真逼我走出了一条我向来不敢涉足的路。
就像我现在,我离开她的呵护,到另一座小城上学;比如这个假期,她又用“试一试,万一就行了呢”,鼓励我,开启告别婴儿肥的征程:一千米跑都累的不行,还每日5公里!母亲说的“试一试”的晨跑锻炼,初衷是减肥,可这十三年一口口吃出来的“婴儿肥”!能行吗?
“试一试,万一就行了呢?”母亲还是那句话。
于是,我每天的晨跑,都被母亲记录进了朋友圈。逼得我只好每天坚持打卡,谁知这不到一个礼拜,竟然掉称五六斤。这一次,我妈又赢了,看来,我这成长中,是时时刻刻离不了这句话了。
“试一试,万一就行了呢?”要不,您也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