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道德经》第十二章3

《道德经》第十二章3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07:24 被阅读0次

第12章 去彼取此

第三节 复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颜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纷繁嘈杂的音调,容易使人耳朵受到伤害;丰盛的食物,容易败坏人的口味;放马飞驰醉心狩猎,容易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奇珍贵的货物,容易使人失去操守,犯下偷窃的行为。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不追逐声色犬马的外在诱惑。所以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纯朴生活方式。

【解析】

在佛教中,人类的感觉器官被具体分成了六类: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分别感知着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世境界,正因为感知了这六种境界,所以人类产生了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也正是这六种意识的存在,才使我们原本平静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欣喜若狂,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的情绪就会消沉低落,内心就会备受煎熬,使得我们的灵魂有一种想要出窍的痛苦,甚至仿佛跳入了火海般难以解脱,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原本明净的心境就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垢,连我们一向敏锐的感觉也因此而变得麻木而迟钝了。

本章揭示了“为腹”与“为目”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物欲文明对人的伤害,并通过色彩、声音、味道、狩猎、稀有之物对于人身心的种种伤害,进而导出自己的观点:沉迷于感官上的享乐会导致人感触功能减退,会使人的品行偏离正道。老子坚决排斥这种生活方式,而是提倡“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

相关文章

  • 共学《道德经》第32天

    共学《道德经》第32天2022年3月19日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也。候...

  • 共学《道德经》第42天

    共学《道德经》第42天2022年3月29天 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 【原文】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

  • 共学《道德经》第22天

    共学《道德经》第22天2022年3月9日 第二十二章圣人抱一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

  • 今下雨

    日精进第38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二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十二条,《定位》第...

  • 共学《道德经》第52天

    共学《道德经》第52天2022年4月8日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017-11-11 23:15:15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第 七 十 二 章 民 不 畏 威 ,则 大 威 至 。...

  • 精塾学院:韩鹏杰讲道德经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本文摘自《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三十二章 今天精塾学院小书童带来《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的评析,供大家学习,希望大...

  • 大扫除

    日精进第19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二章和注解五遍,《领导者十项资质》,《创造高收益...

  • 2019-05-14

    日精进第58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三十二条,《卓有...

  • 道德经心理学理解

    道德经真是万经之王用积极心理学来解释道德经,也说得通。 道德经理解:第79章,和大怨。 本章有3层意思。 第1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二章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hd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