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判断人是否到了中年?从年轻人的“听啥信啥”到老年人的“偏听偏信”之间,“疑神疑鬼”就是人到中年的一个体现。
一句“一切皆有可能”激励了无数年轻的,而到了老年人那里则被解读为“一切皆无可能”。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吗?从两端看事物,角度不同而已。虽然怀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态看事物会使自己变得年轻一点,但是可能性过小也是显得比较无聊。
在这二者之间,中年人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比较微妙。在沟通的过程中中年人喜欢给自己留有余地,不把话说得太满,进亦可退亦可,看起来似乎游刃有余进退自如。面对利益的诱惑患得患失,则表现得疑神疑鬼,犹豫不决。
面对中年人的合作,更需要冷静沟通,也就是杨众筹常说的“打磨”。假如此时发起人急于求成,未免会以更好的愿景和回报,做出更高的承诺来促成对方决策,这样发起人无形中为自己也为对方挖了个坑。
和中年人沟通,不能追求速成。即使一次谈成了也最好放一放再谈,因为可能在谈的期间对方可能有冲动的地方,得给对方一个冷静期。不怕反复谈,反而更好谈。既然对方疑神疑鬼,你就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疑虑全部打消,所以拿出耐心慢慢来,顺应人性,把坑填好路就好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