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教中的大小乘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00:21 被阅读22次

了解一点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佛教中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教以从印度传入东南亚(如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的佛教为主,又称“南传佛教”,信奉阿含部经典。

大乘佛教主要从印度传入中国,又传入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常以“北传佛教”代称。北传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时候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形成藏传佛教。到近代,学界一般将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

大乘佛教一般信奉佛陀所说的大小乘经典。如汉地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师对佛陀的教法判为“五时讲法”: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主体脉络是由小乘逐步转向大乘的过程。

阿含经典中多注重对人生、事相方面的观察,思考,开示灭除烦恼,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修行方法。比喻生动,推理细致,修行步骤渐次清晰。其方式很像科学式的一步步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为人们接受和相信。

而大乘经典往往有许多境界上的展示,有许多内容不是能通过逻辑思考来认知到的。如“众生本具佛性,皆具成佛之资”。天台宗的“一念具足十法界”,禅宗的顿悟说,净土宗的念佛往生,唯识宗的“识心变现万法”,华严宗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等。

这些内容,如果没有经过实修实证,人们一般难以真正信服。故而,不乏无修无证而诽谤大乘者。其中有信小乘不信大乘的,有大小乘都不信,惟凭一己意愿任意诽谤的,则更是可怜可叹了。

ps.“五时教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刹土于毫端;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于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指声闻乘、缘觉乘,是小乘教法成就对象的乘次),说四阿含等经。

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度人说法时不说大乘法,是因为此时弟子门还没有很高的修证,于此难以信奉。但在阿含部经典中已经有了或明或暗的大乘法之端迹。

第三、方等经典,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情未泯,故佛更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之。

第五、法华涅槃时,谓佛见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归于一佛乘),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

略谈佛教中的大小乘

相关文章

  • 略谈佛教中的大小乘

    了解一点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佛教中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教以从印度传入东南亚(如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的佛...

  • 释迦牟尼与过去六佛

    佛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西游记》中的唐僧,修得便是小乘佛教。不过,自隋唐之后,汉地修得多是大乘佛教。 这里...

  • 色•空•心

    一、对佛教之初理解 佛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发展、思想内容有大乘、小乘之分。 小乘以《佛教十三经》收录之...

  • 佛教没有“小乘”

    佛教历史上有一个不准确的说法由来已久,叫“大小乘之争”!这种说法显然是所谓的“大乘”信众和不明就里但是被大...

  • 佛教神仙体系介绍, 各种常见佛和菩萨画像

    佛教中神仙名称很多,主要的是佛和菩萨、罗汉。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 在小乘佛教中,佛一般...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假定学佛的目标定在成佛这个位置上,目标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方法研究,如何到达目的。 站在大乘的角度,佛教整体分为...

  • 我的读书笔记

    1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度已,成罗汉金身,大乘度人,成菩萨之身,菩萨发大慈大悲,度众生达到一定功绩,经过...

  • Tonglen

    藏传佛教将解脱道分为三大阶段(每一个大阶段中包括了好几个次阶段),那就是:小乘(Hinayana)、大乘(Maha...

  • 王路: 菩萨能渡谁?

    无论学佛还是不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声闻是小乘,菩萨是大乘。这是汉传佛教一千多年来的称谓。但在今天,说...

  • 佛教的大乘、小乘之分

    佛教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现在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现在的佛教主要有三大系:南传、汉传和藏传。 21世纪,世界佛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略谈佛教中的大小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s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