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再告诉大家微习惯策略的后半部分:在微目标的基础上自由地超额。
微习惯策略最特别的环节就是它的超额环节。
微习惯太小,太简单了,做完之后往往意犹未尽,但是没关系,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由地、随意地超额。
总结一下:
什么是微习惯策略?就是小到不可思议的目标+自由超额。
那作者斯蒂芬·盖斯是怎么发现这种方法,还把它发展成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策略的呢?
其实,是他失败了实在太多次,对自己实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
2012年以前,斯蒂芬·盖斯就是一个典型的废柴,他认为自己在拉斯维加斯赢钱的可能性都比他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大。
从高中的后半段开始,他就一直想把锻炼身体培养成习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10年过去了,他还是没能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即使偶然斗志大爆发,他也只能最多坚持两周,就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有时候甚至连原因都没有直接就放弃了。
2012年12月28日这一天,斯蒂芬觉得应该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重新开始,所以他决定原地锻炼30分钟。
他马上就开始锻炼了吗?并没有。我给大家念一下他的心理活动,太真实了,就是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毫无动力。我试了试平时激励自己的那套话:加油啊斯蒂芬,想成为真正的赢家,就必须加倍努力才行。我又试着听快节奏的音乐,试着幻想自己拥有能在沙滩上炫耀的很完美身材。各种方法都试过了,一点儿作用都没有。我觉得自己身材走形,无精打采,就像个废物,什么都做不了。那一刻,30分钟的锻炼对我来说就像登珠穆朗玛峰一样。”
那怎么办呢?又像之前一样放弃吗?
刚好他前不久看完一本讲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书,其中一个技巧就是:如果你想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它的对立面着手思考,看会有什么创意迸发出来。
30分钟辛苦锻炼的对立面是什么?他认为是做一个俯卧撑,就做一个。
结果他真的趴在地上做了一个俯卧撑。
只做了一个俯卧撑,他的肩膀就像裂开了一样。可是既然摆好了姿势,干脆多做几个吧。由于长期缺乏锻炼,他非常吃力。可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对吧。
所以作者又挑战了一个引体向上。随着肌肉活动开,作者很愿意多做几个,所以又多做了几个引体向上,接着又多做了几个其它动作。
不知不觉,20分钟已经过去了。他又拿出来垫子,跟着视频做了一组10分钟的腹肌练习。
因为超小目标的引诱,一个俯卧撑变成了看似不可能的30分钟锻炼。
作者尝到了甜头,他在接下来的2013,一整年都只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一个俯卧撑。他通常会多做几个。有一天,直到钻进被窝,作者才想起来那个俯卧撑还没做,所以他翻身趴在床上,在床上完成了这个俯卧撑。
在外人看来,多做这个俯卧撑可能没什么意义,可是不要小看这个俯卧撑,正是这个俯卧撑,让一个正在坚持的人,轻松成功并且保持成功。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放弃,其实就是中间因为某些原因中断了一两天。
慢慢地,锻炼变成了他的惯性,定期锻炼对他来说越来越容易,到了下半年,他实现了从家到健身房的跨越。他之前努力了10年也没养成的锻炼习惯,现在不到一年就养成了,他努力了10年也没锻炼出来的肌肉,不到一年也有了明显的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