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成长读书简友广场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笔记之三一一表扬的方法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笔记之三一一表扬的方法

作者: 石宏博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22:08 被阅读0次

大多数人都相信表扬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但是,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主张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表扬这种行为暗示着“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含义。评价性的语言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操纵。

父母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可能会吓着孩子,令他们感到不安,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么完美的称赞。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发现,前一秒刚表扬了孩子,下一秒他可能就会做出不端的行为,这就是因为孩子想显示出真正的自我,保留自己真正的形象。

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愿意接受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为他希望迎合家长对他的认可,而不想冒险失去高分。

所以,称赞孩子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有个八岁的小女孩很努力地将院子打扫干净,运走了垃圾并摆好了工具。妈妈很感动,她看到了孩子所做的每一个细节,并对女儿的努力表示了感激和欣赏。

这时,孩子为自己的劳动感到高兴和骄傲,她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鼓励。

这件事情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高超的品格往往是强大者的武器,比如温柔,善良,赤诚,勇敢,担当。而孩子远称不上强大者,他们对于这些事物的理解超出了他们的经历,他们不够强大,也难以驾驭,所以当得到这样的评价的时候,他们内心往往是拒绝的。而某种稀有的特质,比如聪明,伶俐,懂事,又往往意味着太多的东西,孩子可能认为这是在套路他,从而拒绝这样的评价。或者接受却固拗于这样的评价,却因为害怕破坏这样的评价而停留在了自己的舒适区,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其实夸赞一个人,用心地找到细节,配以场景,才能够更让人去接受。这一方面是因为有限的信息载量,没有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某种固定的评判,是不现实的,从而让人感到不愉快。如果是笼统的夸赞一个人的品格,或者是特质,那么双方一定要非常熟悉,彼此之间相互负责,而对方又能够从内心上承担的起这样的夸赞,才能够有好的结果。

表扬,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赞美,谨慎地使用它,正确地使用它,会带给孩子更好的体验,更明确的方向感和一种对家庭发自于内心的认同感。相信我,这种体验,方向感和认同感,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正如一个人所说的,拥有一个好的童年的人,他的一生都被他的童年治愈,而拥有一个坏的童年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治愈他的童年。朋友,重视起来,让我们成为孩子眼中的温暖的阳光,让我们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清泉,让我们带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之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笔记之三一一表扬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cp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