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启发学生自觉爱护书籍,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打拉池中心小学开展关爱“小候鸟”温暖阅读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书香浸润每个孩子的童年,使他们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树立理想。

一、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是一种快乐
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启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书可以带你周游世界,书可以领你访古问今,书可以让你变得聪明睿智,书还可以让你文明高雅。书就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一块去遨游吧!
(二)、阅读要讲究方法
读书要认真地读,还要讲究方法。要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边读书边思考,还要写好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1.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各位老师也为孩子们总结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
(1)快乐阅读法
(2)概念阅读法
(3)垂直阅读法
(4)一目十行法
(5)三遍读书法
(6)“宝塔式”阅读法
(7)五步阅读法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书中有许多珍珠翡翠,捡拾起来,保存起来,记下那些优美的字句和段落,会对同学们的作文大有帮助。
学校为学生准备部分适合阅读的读物、书籍,在阅览室内分类放置,学生可自选喜欢的图书阅读,也可把自己的藏书带到学校,互相借阅,每周三都是我校的“阅读日”。

二、实施阶段
(一)、根据各年级学习重点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各年级有不同的阅读要求,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要进行赏析性阅读,能对篇章从整体上感知赏析,除了摘录优美句段,还要对内容进行概括,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校还要求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书(文章)的名、日期、主要内容,还可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把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师指导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配上插图。老师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要进行展览,使学生互相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总结交流阶段
把在阅读过程中做的读书笔记在班级中进行评比交流,选出好的成果参加全校展评。
教师也关注阅读细节:时刻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用眼卫生;在阅读中注意保护图书并保持图书室卫生;不强制学生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而要注意方法上正确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