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瑞幸像及了明末清初时的状元,还没风光几天就变了天。但是瑞幸还是有状元的底子,没有这个状元的光环,依然还能靠自己的实力吃上饱饭。
况玉清说瑞幸咖啡最主要的损失或来自于投资者索赔,“索赔金额不好说,要看投资者买入时点,但瑞幸咖啡此前泡沫较大,公司不可能赔得起”。为什么他会这样说?瑞幸在前期的发展中几乎是滚雪球般的一夜巨红,两三年时间在全国开了近4000家店,开店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是不是投资人的?既然出现了欺诈的问题,那么瑞幸肯定是要赔偿还钱的,但是这个金额过大,瑞幸又都是实体店,不能立即变现,那瑞幸肯定是无力还钱的。
但况玉清又说瑞幸咖啡的造假处罚和赔偿还远未进入执行阶段,目前其账上应该是‘不缺钱’的。朱丹蓬认为瑞幸有4000多家门店,现在都在营业,是可以保证其现金流的。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在说如果瑞幸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挤兑还钱或者是执行,瑞幸目前还是没有问题的,瑞幸还是有钱的。
这一个不够还,一个还有钱,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吧这两者也不矛盾,不要说瑞幸出现挤兑还钱(当然瑞幸是赔偿投资者,也不能说是挤兑还钱),任何一个公司出现大规模的挤兑,在短时间内都会承受不住,你敢让全国人民把某蚂蚁上的钱全整出来吗?当然不是说某蚂蚁上没这么多,而是说在一瞬间都会有压力。这个就像抽水塘里的水,1000个人一起抽,池塘的水肯定不够,但是你分时段抽,规定一天只能10个人抽,这个水塘还是可以供应的,不会出现一瞬间无水可抽。
瑞幸有钱的说法实际上是建立在它4000多家门面店及前期的客户基础上的,店还是那些店,用户还是那些用户。这些用户不是说因为它退市了不喝咖啡了,它又不是质量危机,所以该喝的还是要喝的。这个就像是池塘旁边的泉水,你这边抽着水,那边不断的往里面灌水,只要给它充足的时间,它迟早会保持平衡的。当然前提是瑞幸的门店是盈利的,如果不盈利这个很难说了。
瑞幸会不会赢利呢?
很早之前我不太看好瑞幸,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次喝瑞幸咖啡,口感、味道都感觉很一般般,因为我之前也不怎么喝咖啡。所以觉得瑞幸像是在炒作,不像做咖啡的。但喝过瑞幸之后又喝了其它品牌的,那个感觉真的是不能用语言形容。虽然说现在喝咖啡不太多,但基本上都还是喝它家的。不过这个也不是说瑞幸一定会盈利,没有听说那个饭店做的口味好就不会倒闭。
但是我认为瑞幸应该还是会盈利的,之前它们的模式我认为不像是做咖啡更像是炒作。但当深入了解之后对瑞幸有了很大改观,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1、瑞幸的获客成本要比大多数互联网企业获客成本低。第一次喝瑞幸是朋友介绍的,说第一杯免费。如果介绍朋友喝,两个人都可以获得一杯免费的(是不是觉得瑞幸有点傻?)。一杯咖啡的价格在25左右,两杯是50,实际成本可能是在30左右。也就是说瑞幸获得一个客户是30元,而现在的互联网获客成本大都在百十元,瑞幸是高还是低?(参考阿里、美团、腾讯的获客成本)。
互联网企业比拼的是模式与用户,你的模式足够牛,那么你盈利没问题。如果你们模式都一样,你的获客成本比别人的低,那么你胜出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毕竟资本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本下能获得更多的用户,这能不赢吗?当年的团购市场大战,大家的团购价格都差不多,而美团的子弹(钱)比较充足,别人活动搞一个月,美团搞两个月,你说客户最后会用谁?反过来也一样。
2、瑞幸实际上是互联网企业,周边才是主战场。为什么这么说呢?瑞幸的实体店是没有几个座位,你想像星巴克那样作为你的办公室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只能点外卖,那么你想啊,既然它是外卖的形式,是不是说它可以卖餐,做广告等等周边呢?实际它的确这样做了,办公白领外卖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庞大的,而跟外卖相配套的周边却不是很多。这也意味着瑞幸还有更多的可延展的空间,前段时间不是给它们母公司的汽车做广告吗,估摸着瑞幸还可能为明星卖演唱会门票,当然这个是开玩笑。
3、最后一公里的咖啡店。这个实际上是瑞幸最大的优势,这个可以参考共享单车,它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最后一公里。而咖啡店基本上都是在城市的繁华区,如果你周边不是特别繁华,你想喝一杯咖啡,对不起没有。但瑞幸基本上把大大小小的商圈都覆盖了(毕竟4000多家),你说你下楼能看见,上楼能看见,这是天然的广告啊,你喝还是不喝?这个说实话,还是有点狠的。不过瑞幸还是有一个弊端需要解决,中国人没有喝咖啡的习惯,所以用户是需要教育的。瑞幸想要发展很可能还要继续做活动,如果继续做活动,那么瑞幸想要盈利还是有一定的路要走。
不过呢,瑞幸应该会减少在活动上的投入,现在客户也获得了不少,他们想要做的应该是如何让这些用户更高频次的消费,在拉新上应该不会下太多功夫,在老用户的消费上会下功夫。所以你想要继续薅羊毛,估计机会不多了。
4、无缝对接的瑞幸。这个需要将最后一公里与互联网企业与4000多家店结合到一起说。喝咖啡的用户场景是可以统计的,加班、白领、学生、创业、出差、谈业务、工作等等,这些消费人群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会去不同的城市,如果他在这个城市习惯了瑞幸,那么下一个城市是不是还会选择瑞幸?另外他们还有外卖,你在你所在的城市,它给你完全覆盖,你去另外一个城市,它依然完全覆盖。这样一个深度占领你使用频次的品牌,你会怎么做呢?你说你能看不到它们的空间?
以上是我认为瑞幸能够盈利的几个点,或许对也或许不对。不过这个我认为不重要,虽然说有很多人唱衰瑞幸,更有觉得瑞幸倒了会更好。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创业是一件比较艰辛的事情,如果这个企业是对发展有价值的,还是希望它能够存在的。另外是这个企业倒闭了,你也不一定能得到好处。所以唱衰唱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瑞幸想怎么走。
当然呢,瑞幸无论是再重新辉煌,还是低迷消失不见,都不能是再以骗人的方式。因为这样伤害的不是市场,而是市场上已经脆弱不堪的信任。用户对品牌是没太多感情的,今天你在用你的,明天你不在换一个,至于你之前是否便宜,是否优惠跟你是否倒闭辉煌,用户不会有太多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