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歌事件反思

江歌事件反思

作者: 七虞106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9:27 被阅读0次

1,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恋爱,其实是需要学习的。

和人相处的规则:

避免冲突,若有不适,不要犹豫,离开现场。

不要单独和任何人(陌生人,有危险性的人等等)进入某个封闭空间,或者是没有其他旁观者的空间,这是危险的信号,也是很多犯罪发生的前提。

为什么面对纠缠自己的前男朋友,两位姑娘还会放他进门呢?

我记得我曾经得到过一个忠告,和男朋友谈恋爱要在人少的地方,和男朋友说分手要去人多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话他不会情绪化地表达。

2、怎么融入陌生的社会。

我进入大学本科时非常不适应,除了自己哭,失眠,别无他法。后来考研究生到了北京某著名大学,公共区域一个醒目的地方就是心理辅导站。我才知道,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来到陌生环境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个环境有支持的力量帮助我们避免。

江歌收留刘鑫借住,这在日本并不是合法的。这成为后来陈世锋前来,没有第一时间报警,遇到来者不善的人还关门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没有留学生协会或者大使馆之类的组织,教导说不能做违反日本法律的事情,把中国的一些小聪明小习惯带到日本来。

如果你充分遵守规则,那么这个成熟的规则也会及时保护你。据说日本警方出警还是很快的。如果看到陈世峰来者不善就报警,警察到来之后,也许就可以规避这场惨剧了。

3、再说回来交朋友,其实交错朋友不是主要问题,谁都可能交到损友,一万个损友里也没有一个会导致杀身之祸把。

遇到你不喜欢的朋友,是不是可以不留情面,敬而远之呢。为什么要继续为她付出,和她捆绑在一起。这种讨好型人格,也有需要自我检讨之处。

4、题外话,恰好看到知乎上一个题目,某保安徒手接从11楼跳下来自杀的女子,被砸死,从物理上而言是否有可能不被砸死?答案是,保安相当于接了1.5吨的东西,又相当于和一辆时速80公里的汽车正面相撞。所以,基本上没有可能不被砸死。

即便不会计算出具体数据,如果有中学物理的常识,也知道接不下来跳楼者。

所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应该建立在知识与理智之上。

5、道德。

善是一种力量。绝对的。

而我更期望看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不仅仅依靠道德,而是依靠知识、理智、团体支持、制度。

6、

牺牲、为他人献出生命、……这是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政治正确的说法。它掩盖了真正的缺失。为一件事找出意义,并不能替代事情本身。

死亡就是死亡,不必恐惧,但更不必美化。

死亡就是死亡,死于无知,死于无奈,死于无能,死于无助,死于无路。

相关文章

  • 江歌事件反思

    1,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恋爱,其实是需要学习的。 和人相处的规则: 避免冲突,若有不适,不要犹豫,离开现场。 ...

  • 江歌 事件

  • 江歌事件

    去年11月3日,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被杀害,经调查凶手发现是其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如今陈世峰以在狱待审,而本该同...

  • “江歌”事件背后人性的反思

    这几天连续看到了关于“江歌”事件的几篇文章,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吧! 第一次看的时候和作者一样的心情,很激动也...

  • 中期报告(四合院儿小组)

    新闻事件:江歌事件 新闻经过: 山东籍日本留学生江歌好友刘鑫遭到前男友的骚扰,江歌因此同意接刘鑫来自己家同住。 2...

  • 江歌遇害案 | 公道自在人心

    近日,“局面”发布了对这一事件的专访视频,其中包括记者协调江歌母亲与江歌生前室友刘鑫见面的过程。视频一出,江歌事件...

  • 江歌事件始末

    建议大家去找采访视频观看:局面|王志安对话“东京女留学生遇害案”母亲及室友(腾讯视频)

  • 论江歌事件

    能上头条热搜的新闻事件不会很多,通常抢着上热搜的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明星们和狗仔队热衷干的活,但我不...

  • 再看江歌事件

    文/沉香红 再看江歌事件,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你遇到过,让你胆战心惊的人吗?再被江歌刷屏时,我想到了一个曾经阴魂不散...

  • 江歌事件浅谈

    江歌,一个善良的花季少女, 仗义解救闺蜜刘暖曦, 却让自己命丧黄泉。 死后这五年, 母亲江秋莲对犯罪者一再起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歌事件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kn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