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50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果此生有幸,我或许还能见到50年后的那一天。今天,我在单位的电脑前畅想50年后的今天,2071年的7月15日,83岁高龄的我或许正坐在藤椅上,通过彼时最先进的设备翻看我今天写的文章。我会是什么表情呢?为我今天局促蹩脚的想象力发笑?还是面露欣慰,一条一条盘点究竟实现了多少。
50年后的交通……
衡量一个时代的变迁,最显著的莫过于交通工具。
经常听老爸讲,50年前的今天,如果有人拥有一辆自行车,那就是富豪。老爸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火车还是慢吞吞的绿皮车,三十多岁才乘坐了人生第一次飞机。如今,一个普通人的出行方式都是动车和飞机,这是5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大交通,小交通的变化也很大。私家车保有量直线飙升,共享单车越来越普及,地铁、公交密切配合,城市出行越来越便捷。
50年后呢?大交通一定是磁悬浮列车,时速突破每小时700公里,且采用分仓技术,列车到站无需停靠,乘客提前五分钟移步“到达舱”,通过“到达舱”独立运行的减速、分离、停靠机制,即可实现到站下车。等在站台上的乘客只需提前进入“出发舱”,在列车进展前驶入指定位置,即可与列车无缝对接。
磁悬浮列车的隧道,可以是地上,可以是地下,还可以是海洋中。到时,人们跨省、跨国出行的时间将是今天的三分之一,或许更短。地球真正成为了“地球村”,刚刚出炉的蛋糕,可以立刻打包带去千里之外的朋友家,共度下午茶时光。
小交通方面,私家车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完善到极致的公共交通系统。短程出行,人们更倾向于性能稳定的共享单车和步行。因为50年后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除非距离很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绿色出行。
50年后的交通设施,燃烧的是清洁能源,对空气不再有污染,人们的出行体验达到了享受的程度,出行是一种幸福。
50年后的工作方式……
人这一生,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每天两点一线,紧张而乏味。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在盼周末、盼假期,因为休息日可以陪孩子、陪父母,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恐怕60岁前,所有的人都在盼退休吧?
50年后,机械制造独霸流水线,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物流系统极度完善,所有人都可以在家办公,远程操控。包括医院,也实现了远程问诊,只要安装一台“身体扫描仪”即可定位问题。治疗阶段,患者只需要拿着二维码进医院,即可实现精准的手术治疗和自助式住院服务,情绪和技术都很稳定的机器人医护人员,将为患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届时,每个家庭的书房将是最精致的地方,性能精良的工作小管家将会“尽职尽责”,随时把正在厨房做大餐,或者正在阳台晒太阳的你叫回书房。
当然,如果你拥有一台可以揣进口袋的折叠笔记本,你可以乘着磁悬浮列车到毛里求斯,尽职尽责的工作小管家会通过智能手环,把正在浮潜的你拉回到沙滩躺椅上。等你吹着海风处理完工作,又可以驾着帆船出海了。
50年后,人们能时刻享受天伦之乐。共进午餐不再是奢望,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成了家常便饭。灵活的工作时间让人们的精神更加充沛,有了家人陪伴,工作将更有动力,更加出色。
50年后,我们生活的地方……
今天,环保已经引起了每个国家的关注,政府致力于打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真正实现与人自然和谐相处。
50年后,我们生活的地方多姿多彩,早已没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区别,随手一拍,就是宫崎骏电影里的美景,树木繁茂,鲜花盛开。除却隐藏在绿荫中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在简朴的树屋中,还有人把房子建在了山里。回归自然,是那时最流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菜园,或在山林中,或在露台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就是最常见的生活小景。
50年后,人类越来越追求精神的富足,读书是常态,几百年前那个尊重读书人的时代,正在逐渐回归。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20)篇,(1535)字,累计(34894)字。第三周主题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