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凉快了,火锅便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美食。我们一家人都爱吃火锅,各种食材,总喜欢变着法子在那一方小小的火炉上炖出别一番的滋味来。
那钵子秋辣椒炖肉便是我的最爱,总是一边吃一边吐舌头,辣得真够劲,吃得也真过瘾,每每吃得酣畅淋漓。
秋风扫落叶,入秋渐渐凉。看着路面上纷飞的落叶,以及自己不知不觉添加的衣裳,才惊觉那燥热的夏天已渐渐走远。
夏天就像是一部风风火火又精彩绝伦的话剧,一个个演员悉数登场。有伴奏的知了,蟋蟀,蝈蝈……还有轮番表演的辣椒,空心菜,豆角,丝瓜,苦瓜,南瓜……
它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把一整个夏天都演活了。
辣椒是主角,最先登场,却最后落寞。他就像一个很有资历的老演员,主导着整个舞台。那些配角们一个个的退出舞台,唯剩他还恋着盛夏的气节舍不得离开。
他演完了夏天,又来演秋天。
在夏天里他是一个风姿卓越的年轻人,到了秋天,他便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有些焉巴的辣椒树周身早已长满了杂草,就像一个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沧桑的皱纹,再也摆不出当年的威风。
辣椒树的生命力很顽强,长在同一片菜地里各种蔬菜瓜果们还没入秋就渐渐枯萎,它却还在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长出一些沾染秋色的小辣椒,试图与另一群即将登上舞台的“伙伴们”平分秋色。
被秋风扫过的辣椒反而更好吃,辣椒不会长成夏天那么大,那么老,辣味也不会那么烈。就像一个历经过辉煌的战士,随着时间的洗礼,姿态渐渐低了,低调而稳重。
这时候,从菜园里被摘来的秋辣椒,怎么吃都好吃,我一般会弄两种吃法。
第一种吃法就是直接把洗净的辣椒倒进锅里炒。不拿刀切,先拿热油爆一下,等辣椒快熟的时候,直接拿锅铲在锅里捣碎,然后再拍些蒜头进去,这样一盘炸辣椒就算完成了。这种做法很简单,味道却很正宗。喜欢吃皮蛋的,可以放几个皮蛋进去一起炒,这样炒出来的味道也是极好的,尤为下饭。
而另一种做法,也就是我最常做的秋辣椒炖肉,顾名思义就是辣椒炒肉炖着吃。一大锅辣椒炖肉摆在桌子中间,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下面是火炉子里徐徐燃起的小火苗,上面是炖肉锅里腾腾升起的热气,还飘着肉香。我们一家人围桌在餐桌旁,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争先恐后的来回往里戳。肉越炖越香,辣椒越炖越入味,最后连有滋有味的辣椒汤也要拿汤勺倒进碗里拌饭。
即使窗外阵阵凉爽的秋风袭来,我们仍是吃得额头上冒出细汗。总是一锅吃到底了还感觉不够吃,总说明天再多放点辣椒,也多加点肉。
如果这个时候,还能找到一些秋茄子,那更好不过了。入秋了的茄子也格外好吃,不涩,和秋辣椒一起炖,茄子越炖越烂,入了辣味,肉味,便更好吃。不过,很多人家的茄子很少能长到秋天的,即使入了秋,也挨不了多长时间。不像辣椒,有的甚至能挨到冬天。
今天是我生完小孩的第四十五天,用农村里的话说就是出窝了。我可以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不再有那么多禁忌。
晚饭时分,我把孩子哄睡了,迫不及待的要做一锅秋辣椒炖肉吃,这是我从小就爱吃的一道菜。我从冰箱里拿出一大块肉,妈去了屋角的菜园里摘来辣椒。我很熟练的切肉,切辣椒,拍大蒜,只调几味家常的调料,大火烧锅,先炒肉再加入辣椒,炒入味了放入一瓢家里的山泉水炖煮,不出十分钟,一锅原汁原味的秋辣椒炖肉便完成了。
待这个主菜完成,我再随便炒了一个红薯根茎,还有中午吃剩的一盘土豆,便开始点燃火锅开饭了。有了秋辣椒炖肉,其它的菜都是不起眼的配菜了,对我来说只这一盘主菜就足够我下两碗饭。
想了很久的菜,今天终于贪够了。
我妈看着我大快朵颐的样子,直在一旁叮嘱我少吃点,不要吃辣汤,怕火气通过奶水过给了孩子,惹得小孩生火毒。
馋极了这个味的我,把我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就着辣辣的汤汁吃完了大大的一碗饭。以往这个时候,我们都在他乡奔波,这道菜可是想吃也吃不到的,只能心心念的在心里记挂着。
今年,生了二胎,得以在家养养身子。终于有空贪够了那些“家乡味”,也趁机会滋养了我那空乏已久的胃。
没有吃过鲍鱼,海参,也没有吃过燕窝,鱼翅,没有条件吃也从来不想吃。只这一锅辣椒炖肉就足以填满我的味蕾,它不光让我享足了口福,也感受到了知足的幸福。
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最好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