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不鄙

作者: 圆圆鼓鼓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5:28 被阅读0次

最近看散文,看了很多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文章,谈得有回甘,那个感觉就好像自己也跟着一道吃过一样。想必只有真正的懂行吃货才写的出。

他的《肉食者不鄙》,专门谈吃肉的,从字面意思上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吃肉的不俗气。吃肉也能变着法,扬州的狮子头、镇江的肴蹄、苏州的腐乳肉、东坡肉、上海的腌笃鲜,绍兴的梅干菜扣肉、宁波的黄鱼鲞烧肉、金华火腿、宣武火腿、湖南腊肉、四川夹沙肉、东北的白肉火锅、广东的烤乳猪...让人不禁感叹,老先生吃肉也能吃出个全中国来。

对于他笔下的那些肉,我吃过一些,家乡的腌笃鲜自然吃过。这道名气很响的菜,因为我对鲜肉无感,在我看来它除了咸,并无什么可取之处。我更爱上海本帮一道别致的冷菜,糖醋小排,第一口酸酸甜甜,咬下去尽是肉的香味。油炸猪排已经是全国各地的美食,不过名字一样,味道还是有些差异的,我们这里的炸猪排呈五指状,是先切割然后再蘸湿面粉后油炸的,用的也只是面粉糊,没有面包糠。刚炸出炉的猪排撒上一些胡椒粉,简直美味极了。口感没有面包糠的酥脆,更多了炸面粉糊的香和胡椒粉的鲜。

狮子头是我的一大爱,但上海的狮子头和扬州的不太一样,名儿也不一样,我们称之为肉圆,没那么文艺,但形象。肉圆是油炸的,过后用酱油、盐等调味料提味,再用芡汁收一下,肉圆上就有一层弄弄的酱汁了,光看着就很诱人。

绍兴的梅干菜扣肉是吃过的,绝对是下饭菜,可以多吃好多饭。

让苏东坡吃得做起打油诗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那个笋烧肉,是我们过年的常备菜肴,但因为每次都要煮一大锅,吃上半个月,想起来也是有点头大。不知道苏东坡是不是真的能天天吃它。感觉留有半点念想,才能日日思念,夜夜味,真的天天吃,怎么着也会生厌的。

相关文章

  • 肉食者不鄙

    最近看散文,看了很多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文章,谈得有回甘,那个感觉就好像自己也跟着一道吃过一样。想必只有真正的懂行吃货...

  • 肉食者不鄙

    张如 多谷蔬,少肉食。现在,讲究养生的人正是如此。合理膳食,无异议。 过去,不是。 故时...

  • 肉食者不鄙

    说到吃肉,这可不是我的强项,自己小时候是不喜欢吃肉的,但我的一个本家却把吃肉变得很有美感,在吃肉这件事情上贡献多多...

  • 脂,肉食者不鄙

    武汉人爱出门过早,但从小到大习惯在家吃早饭的我,终究还是没有每天换衣穿鞋、下楼出门的勤快劲儿。所以家里会常备细面,...

  • 肉食者鄙?

    私以为:实现精准的管理体系前提在于由一个"情理法"的氛围转变到一个"法理情"的状态。不然人情太多势必导致管理缝隙过...

  • 肉食者鄙

    看着眼前这张毕业照,感觉这一届的学生真无奈。就像在家里上完了四年大学一样。 没有结伴出游的地方,没有外出游玩的机会...

  • 肉食者鄙

    有关食物,和从前一样我还是更加钟爱于素食而且是一手素食。 时代的发展让肉食对我而言已不是幼年那般的无选之择,所...

  • 说“肉食者鄙”是不公平的

    肉食者鄙,原因并不是在于肉食还是草食,而在于为什么鄙。 这与当局者迷的道理一样的。假如草食者摊上肉食者的事,估计会...

  • 《曹刿论战》新解

    原来教语文时,有一课《曹刿论战》,其中有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提问学生:“肉食者鄙”中“鄙”如何解释? 学...

  • 肉食者不鄙系列之大肠

    大肠不雅,做好了却是名吃。亦正亦邪。 西安人把猪大肠做成一道名吃:葫芦头。 人吃五谷杂粮鸡鸭鱼肉,只是在吃法上各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肉食者不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fx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