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乌合之众》,接触到方宏进老师对这本书的解读,方老师提到像《乌合之众》这类的社会科学经典之作,应该怎么读。
带给我很多启发。

他说,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理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社会科学的著作,只是在作者设定的前提下提出的,对社会运行的某些规律,能自圆其说的分析和结论。
这些著作的最大价值,是它在某些领域的“创新性”。要么就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要么是颠覆了一些旧观点。
我们读这类书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这本书思想上的“创新性”,而不是书中绝对观点的对或是错。
从内容上来说,这些经典的著作,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为人处事的方法。
这类书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思路,一种视角,一种洞察。帮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和维度,来理解我们身边的发生的社会现象。
很多现在流行的方法论的书,就是从这些经典的著作中衍生和推广出来的。
多阅读一些社会科学经典著作,能把握这些实用方法的本质。
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能做到“知其所以然”。
接着方宏进老师又进一步提出,我们在阅读这些著作的时候,大可不必对某条理论奉为圭臬,而是要保持一种批判性的、独立思考的态度。
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再参考书来思考问题。
把书读进去,但是思想要“跳出来”,把书读活。
深以为然。
“尽信书不如无书”。把书中的知识,用到生活中。能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启发,产生真实的指导意义,这正是读书的意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