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到兰州,西关十字,是必去之处。
高高耸立的清真寺,俯瞰着芸芸众生,称得上标志性建筑。
小西湖公园,每个季节,呈现景致,各个不同。
兰州中心,好气派的名字,它就在入住的海天大酒店西侧,我却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去。
有时,在匆忙的脚步中,是不是不小心,忽略了有些东西。
能冠以中心,必有它的特色。就像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麦加,是伊斯兰的宗教中心。
而兰州,本是甘肃的中心。
漫步前来,只为一睹它的芳容。
阴天,地处山中,雾气升腾,而行人,步履匆匆。
一座大楼,集购物饮食于一体,宽阔,明亮,干净,体现出一种高级感。
完全摒弃掉,挤挤挨挨的窘迫,狭小空间的紧迫。
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时装,被宠爱着展示,看似随意,透着审美格调。女导购们,妆容精致,微微笑容,恰到好处。
被耐心亲切地服务,怎么说呢,有一种笃定,从容。
一层一层,走着,看着,也被价格惊到。随即安慰自己,好的东西,原本不便宜。
到饭点时,三层四层,都是特色小吃,真是琳琅满目啊。
烟火气,人间,味道,直抵心里,顿时胃口大开。
朋友讲,咱们到"白鹿原"吃,好好,陕西特色,不尝后悔,陈忠实若知,当欣慰不已。
菜单上,著名的"岐山臊子面",必须点,上一次吃,是去年,在月牙泉小镇。根据经验,两人一碗,刚刚合适。
好家伙,那直接是海碗啊!
葱呛海带丝,正好当下饭小菜。
古丝路的风,早就从汉朝,把口味,从长安带到敦煌。所以,两地饮食喜好,都不差很多。
白鹿原三个字,写的浑圆,大气,朴拙,像极了陕西人的品格。
错开的地方,条幅上,"梦回唐朝",则大气磅礴,笔锋甚健,没有风骨,断写不出这等气势。
喝着酸甜正好汤,长面劲道,坐着原木条凳,看着字画,耳边传来,各种口音的小声说话,就觉得,烟火人间,特别值得。
喜欢这样的氛围,被特色文化美食包围,有一种穿越感,曾经的长安一条街,是不是也这样招待,启程丝绸之路的客商。
听说,还有一家,叫"遇见长安",也是美味,只是肚腹有限,只能下次了。
在省城,邂逅一栋叫兰州中的高楼大厦,吃到白鹿原上,味道纯正的汤面,欣赏到好的匾额,书法作品,真的是口齿生香,心花怒放。
到一个地方,吃和穿,最能体现人的愿望。把这些物件,赋予意义,让人不免生出,许多联想,也更珍视,眼前富足生活,给予的空间。
一个名字,再加上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真让人难以忘怀。
发展速度令许多东西,转瞬不见,遗存下来的,却更让人挂牵。
由此,也想到家乡美食,达记驴肉,胡杨焖饼,顺张黄面,泡儿油糕,等等。
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
文化元素植入,对食客,具备持续吸引力。
如何让美食,不仅仅是,果腹食物,服装,不仅仅是御寒衣物,是值得认真思考,并做出改变的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副其实的东西,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正应了那句,所有过去,皆是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