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芭菲小鹿的七年分享整理

芭菲小鹿的七年分享整理

作者: 一棵树宋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22:58 被阅读176次

芭菲小鹿的分享

前两天听到群友芭菲小鹿的分享,声音是一个温柔的女生,刚开始没有太在意,但认真听过后,越听越有力道和分量,于是做了简单的文字整理。对于那些离我们很远的大牛们的经验也许过于高大上了,而小鹿的分享更接地气,也许有会更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芭菲小鹿,目前是上市企业子公司的新媒体运营编辑,很多趁早新人认识我,是因为趁早去年推出的那本准妈妈手册,我是那本手册的原设计者和内容编辑。其实在去年的3月份以前,我还在一家公立医院的临床一线做着护理工作,没错,我之前是一名体制内的护士,我今天并非是要给大家灌鸡汤打鸡血,我只是想讲一讲一个普通人的七年,可以有什么样的蜕变?很多人对我的经历感兴趣,想知道我究竟是如何有勇气做到离开体制,完成蜕变,然后去接近自己的梦想的。我一开始也觉得我是多么厉害啊,一下子从人人挤破头都想进来的白色巨塔里面跳了出来,丝毫没有回头,我特别享受那种被人崇拜的感觉,但是当喧闹的交谈散去,回归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光是靠勇气就可以做到这一切的,而且,我更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能做到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我们只需要一个觉醒的七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用我自身的经历举例,我的觉醒之年呢就是2011年,也就是说看上去我似乎一下子就辞职,转行的背后实际上已经默默准备了很长时间,讲01年以前,我和绝大多数身边的人一样,把梦想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的劝告自己,算了吧,人生就这样吧,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衣食无忧的薪水,你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一个普通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资金,本分的接受现实吧,你那个当编辑的梦想只是天方夜谭罢了。再说了,当个编辑真的就比当个护士强吗?真的,我在经历了高考失利,经历了被迫学医,经历了几年的挣扎与自我否定之后,终于成了我当初最讨厌的那个样子,在岗位上人云亦云,在单位里面缩手缩脚,枪打出头鸟,成了我的处世格言,我一定得做个低调低调再低调的人。护士而已嘛,安分的等着晋升职称,等着资格变老,守着饭碗,工作不出错,下班了,吃喝玩乐,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哈。你一定看出来了,我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被体制化了,我以前不太明白体制化的含义,我觉得那些和领导越走越近,阿谀奉承习惯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的,叫做被体制化,然而,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体制化的可怕之处,那是比温水煮青蛙还要恐怖的,因为你竟然会爱上这片温水,离开了他,你会活不下。

我很感谢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编辑,所以我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涉猎广泛。我在2011年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名叫做《记事本圆梦计划》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呢是日本的熊谷正寿,现在这本书已经再版,更名为《你的时间有限,为什么要为别人而活》了?其实我特别喜欢第一版的书名,因为当初就是这个名字吸引了我看下去。我很震惊于作者的思维,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本子上面写下了十年后面要做的事情,而且每年要做什么都细致到了六个维度,当然了,他最后都实现了,并且还提前实现了这些规划,甚至于还完成了很多设定以外的目标。这对于当时记手账仅仅只是写个日记的我来说,就像是梦想的大门开了一条小缝,有刺眼的光从缝里面透出来,撩得我整个心都动了,我的行动力从来没有那样迅速过,我找了一张a4纸,完全复制了那一张十年的大事年表,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这辈子想要达成的目标都写在上面,而且写得相当大胆,我当时并没有那么谨慎的原因是我写的时候连自己都笑了,这就是在做梦吧。我写完27岁生第一个孩子,28岁,有自己的兼职收入,29岁学会一项专业以外的技能,30岁的时候生第二个孩子,31岁辞职转行,32岁,我的家庭资产要过百万,我当时写的时候,我的老公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们俩就那样哈哈笑个不停,那一年我们才办完婚礼,因为家境的原因,我们办的婚礼很简单,我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嘛,我老公看我写的这么开心,他也写出来一张表,写的更加夸张,我记得我们当时写完了以后,觉得就像是幻想自己中了彩票一样,实现不了开心就好啦。

现在我再来回顾这七年,就好像那天写表格的人是七年之后的我。我写完了以后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我感觉我依然还是那个重度拖延症患者,还是那个虎头蛇尾的三分钟热度的人,但是梦想写在纸上,就不想放在心里那样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埋没了,我每天都会看到这张表格,每看一次心里就要感慨一下,每次感慨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个选择。慢慢的,我不再安分守己了,我开始参加医院的各种比赛,我成了医院通讯编辑社的一个活跃分子,我还尝试用自己的手工制作技能开一个淘宝店、去摆地摊 。也是在那时候,我接触到了潇洒姐的书,后来还第一时间支持了潇洒姐开在淘宝上面的第一个文创小店,看着它从一颗星升级到了四皇冠。第一个孩子出生,我选择了学习一项技能,于是几个月之后,我拥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ppt技能,我还自告奋勇的担任了科室的重要职务。这让我有了那么一点激情,我有些急功近利的想要提前完成辞职转行的计划,甚至丢掉了我想要成为一个编辑的梦想。我当时就是很焦急,很想摆脱临床护士这个身份,太过于焦虑,太渴望完成计划,结果适得其反,我差点步入了产后抑郁的群体当中,现在看来这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失了分寸,对体制外的知识不够了解,结果在多场面试中都遭遇了滑铁卢,之后我开始调整心态,不再盯着体制外的工作岗位,而是开始走心,我开始关注我的内心世界,我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了自我救赎,我在工作之余慢慢的接触一些工作圈以外的人、事物,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大胆地实践了自己的设想,在淘宝上开了一件ppt美化制作的工作室。由于医学课件的专业性与课件制作的技能并存,我的工作室开了几个月就达到了火爆的程度。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想要实现突破,可能不能只盯着一个方向,而是结合多种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才更容易与行业高手竞争。于是我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身份,结合自己母乳喂养的经验,接手了一家母婴服务公司的社群运营工作,然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学习、掌握了公众号编辑辑能,很快又接手了母婴类公众号的管理工作,这让我在业余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接近了自己当编辑的梦想。二宝生产的那个产假,正好赶上趁早第一届文创大赛,我的母婴咨询运营的经验加上ppt的设计技能一下子就结合了起来,设计稿很快就成为了趁早团队青睐的作品,惊喜地进入了全国五强,而我也因此站在了2016年的趁早年会上,热泪盈眶地接受了潇洒姐的颁奖。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优势是在于整合多项技能,于是我开始应聘医疗方向的文案编辑工作,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快,好几家单位都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成功应聘了上市公司旗下首家医疗机构到新媒体编辑岗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现在看看,当初觉得像个笑话似的梦想清单居然都实现了,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当个编辑也很普通啊,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我的七年故事讲完了,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这几年总结出来的一些成长领悟,或许对于仍然在犹豫要不要去追求梦想的那个你,会有一些启发。

七年经验总结

第一、野心。我们很多人都在工作之后收敛了自己的野心,觉得这个词太具有攻击性,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傲娇,要温顺,要平和才更有亲和力,才更能受到领导同事的喜欢。其实我回头看一下自己当年,那样的任劳任怨,那样的波澜不惊,结果非但没有得到领导赏识和同事认可,反而得到一个不求上进的评价.我们常常会活在别人的视线里面,活到了迷失自我,然后时间久了,连野心这个词都从我们的词典里删除了。但我现在超爱野心这个词,它有咄咄逼人的一种潜在力量,趋使着你赶紧行动起来,相对于梦想这个词它更具有杀伤性,会杀死犹豫不决,会杀死那些晚期拖延症。当然你要把握好野心的范畴,要去整理他们,明确他们的合理性然后写在纸上,拆解他们 唤醒它的发动机,让它成为你蜕变的的原始动力。

第二、崇拜。这个时代不缺偶像,因为比你厉害的从往往就在你身边 。我们已经习惯于说:你真厉害啊,你好棒啊,我觉得你简值就是我的偶像。可是如此简单的崇拜,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它只会让你陷入焦躁不安的自我否定中,并且给你的生活无形中拉出了一个框架,你会想着按着这个人的模式去发展,按着他的职业生涯规划去走,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设限,在崇拜中限制了自我独特发展的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觉的别人很厉害,但是没有必要就成为那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最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就要成为那个特别的烟火。(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

第三、问题。我也有很多困境和困惑,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但是有一个思路是很重要的,就是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里提到的ipo理论(“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闭输入产品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当我们有一个难于突破的困境,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向自己提出问题。

第四,活法,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真的很经典,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类看待事物为什么会有多样性,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稻盛和夫觉得工作是最好的休息。但是我们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认同这句话?80%的人,在上班的周一都会对被窝恋恋不舍,在周五的下班时刻都会欢呼雀跃吧,我之前混迹在各种社群中,看看别人都是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的,然后就成天被各种活法惊叹。哇,你的工作竟然是潜水训练员,拍出来这么多好看的孩子照片,真的好棒啊,哇,会长,你竟然开了一家这么高大上的甜品店,简直太厉害了,哇 何妈,你们一家三口都这么热爱运动,津津有味,我简直羡慕到五体投地。可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观摩了这么多的活法,对我自己来说真的是一件有帮助的事情吗?可能不是吧?这些活法我真的可以借鉴,可以模仿吗?可能不行吧。观摩别人的活法是为了告诉自己生活有多种可能性,我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要去钻牛角尖,但是我们更应该回归到自身,去观摩自己的内心世界,去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活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呢,我想说说做自己,现在这个世界真的把所有人都链接在一张网上,我们太容易被带入到别人的意见中,太容易被意见领袖左右了,我自己在去年就参加了15个线上社群,有时候就是别人推荐一下,说很好,或者说,推广文案写得够精彩,我就加入进去了,丝毫不问问自己这个事情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吗?与我的时间安排有冲突吗?那我去复盘我的2017的时候,我才发现,对我真正有帮助的事情,主题都与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相同,那么并非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即使勉强完成了打卡,也占用了宝贵的时间,而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明确地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理智的去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我这七年走过来,感触最深的几点总结,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在七年里面实现自己的蜕变,因为我们人体细胞的代谢更新完全换掉一遍,包括我们的骨骼细胞至少需要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哪怕你什么也不做,七年之后的你,也已经是现在你这个人的系统更新版本了,李笑来在他的经典著作《七年就是一辈子》里,很明确的写了他每隔七年就过上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感觉就像是又重新活了一辈子一样,我们普通人也完全可以拿来这个理论为己所用,给自己列一个七年的大事年表,这里是当年启发我写下梦想的熊谷正寿〈记事本圆梦计划〉里面的大事年表,可以看到他将梦想分成了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现在的情况和理想情况的差距,然后把后面每年想要达到的目标都标注上去,这张表还加入了每一年你的父母爱人孩子的年龄变化,还有根据现在的新闻对未来进行形势预测,这些都在提醒你赶紧行动吧。不仅要承担建设整个家庭的责任,还不要被时代的车轮所抛弃,我特别推荐大家有时间用excel做一做这张表格,你会有一种梦想触手可及的感觉,特别棒。

以上是我对部分内容的熟字整理,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芭菲小鹿的七年分享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h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