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2《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Day12
书名:《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作者: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译
阅读内容:第七章(P246-277)
阅读主题:建立互相滋养的作者和编辑关系
三个问题
1.好的编辑和作者的协作关系是怎样的?
叙事作品的编辑比起其他文体来,对作者的作用要大得多。当一个故事的初稿在几易其稿以及几次编辑和梳理工作完成之后,出现了明确的条理、目的、主题以及结局,编辑的帮助通常是决定性的。好的叙事作品需要作者和编辑之间,建立起一种能起到互相滋养作用的关系。
如果说作者需要编辑,那么读者也同样需要。编辑是读者专业性的代表。在写作时,作者需要对文字、近似的观点、人物的动机,以及可能出现的场景间的细微差别有敏锐的洞察和摄像机一般的理解。
但对于编辑来说,他必须设身处地感受读者的感觉,然后谨慎地介入作者的创作过程,他增删文字,调整位置,让文章的各部分能够协同起来,以增强文章的总体设计。
但有时也因为文章,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会变得相当紧张,作者总是在不断挑战编辑的耐心。对一个健全的编辑流程来说,编辑的信任和耐心不可或缺。
作者信任编辑,而编辑的专业水准能让作者的故事尽量地聚焦于核心目的,从而使读者理解、同情和关注主要人物。作者和编辑之间的互相滋养是养出好故事的花盆。
2.你怎么看待修改文章?你能接受一篇文章修改10次以上吗?
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每篇好文章的初稿都不是太好。一般我自己写的文章,修改5次以上基本能看,而如果修改10次以上会更加精益求精,如果时间宽裕,我能够接受一篇文章修改10次以上,但通常我的修改会在10次以内。
3.叙事有哪几种分类?
叙事的分类包括:微叙事、新闻驱动的叙事、揭示新闻趋势的故事和真实叙事,还有一种是系列叙事。
微叙事:指标准新闻故事里的小段故事。这种小场景和小刻画可以使新闻在读者的眼里变得活泼。
新闻驱动的叙事:叙事故事上头版的最好方法,是把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转变为叙事。
揭示新闻趋势的故事:真实人物的故事,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大的社会问题和趋势。编辑决定使用这类叙事时,要考虑故事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新闻机构怎么做这个故事。
真实叙事: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非虚构故事。
系列叙事:同一个新闻故事、话题或趋势值得写几篇文章。写一篇主新闻文章作为最新新闻,接着发表自然的跟进文章,后来又回到这个话题,写一篇更深的故事。早期的故事打下了读者基础,吸引读者去读长篇错综的文章。早期的文章营造了氛围,随后的大故事回答了早期故事带给读者的问题。
五个金句
1.写得好看有许多办法。一种是写出好看的风格——语言注意质感、音调、意象、音乐性和语词间的呼应。
2.语言不是一条运送另一种叫作“想法”的东西的传输带,而是和想法根本为一体。
3.强大的作者—编辑协同关系能够延伸到作者和编辑之外,延伸到整个新闻编辑室团队。
4.感情引导这个故事的结构。我要找的不是某种复杂现象、洞见或解决方案,而是情感核心。
5.故事越复杂,框架就得越简单。主题越宏大,你定的框架就得越细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