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勉强称得上码农的码农,工作二载余,阅码也不算多,但也想找时间谈谈阅码的一点点小体会。
阅读,通过特定媒介,或精读或浏览,或深入研究,将承载于媒介之上的信息,或直接获取,或深度挖掘,或通过某种协议进行信息的编解码,最终获取到媒介上所传达出来的信息。
至于信息到达阅读者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扩展度、内中意蕴,一方面传播媒介的干扰,另一方面阅读者的思考理解能力。
文字、代码语言,都是传达信息的方式,经过人类文明,源源不断发展更迭,形成了强大、丰富的体系。
创作者、编写者,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力量,将这些特定的文明方式咀嚼、糅合成了特定形式的存在,成文、成书,成建筑,成思想,成开源代码,成架构……
我们大部分人都接受过或多或少的教育,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自小汉字伴身,日常的阅读自然少不了文字,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比较熟识的,阅读文字成了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无障碍阅读,是我们接收教育,日积月累反复锤炼的成效,并紧紧依赖于我们的语言、文化环境。
同样的,阅读代码,和你的职业、工作、环境、需求密不可分。如果不是出于工作原因或个人兴趣使然,很少有人会接触到代码,即使是放到你眼前,你也不见得能够读懂。
先讲讲什么是代码。这与编程紧密相连,编程又有多种语言,C、C++,js,java,php……使用特定语言,根据特定语法编写出来的语句块,即可称为代码。类比文字,有文言文、白话文,都由汉字组成,都有各自的语法特点与格式,你使用起来,编写出来,就有意思了。
简单的文章读起来不费劲,长篇巨著或意味深长的词句就需要慢慢揣度。代码也一样,当代码结构体系庞大时,梳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的。
当然,可以先找找是否有已造好的轮子,看看是否有前人分享出来的可供借鉴的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提高效率,方便自己掌握整体脉络,进而逐个击破。
代码的阅读需要借助阅读工具软件,阅读工具能高效提高阅读效率。就像你打开一份文档,使用office还是wps,还是……哪个用起来称手,有目录章节标签吗,可以直接跳转阅读。代码段里有函数、标签,也可以跳转,阅读跳转来,又跳转去,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想想这段到底是用来处理什么功能的,有什么作用,有时候要根据具体的软硬件环境,具体的协议规范,跳转着,跳转着,思考着,一点一点拼凑出这指令连接起的轮廓,内层含义,渐渐读懂。
有时候,不是读一次就能读懂一篇文章,或者每次读都能有不一样的体会。复杂点的代码更需要多次反复阅读,不断梳理。有环境的,编译运行起来跑一跑,看一看现象,或许更有助于自己理解。调试、执行、动手,不是单纯看,才能将代码读透,才能更好理解与掌握。
带着问题思考,跳着一步一步找,有些意思明确的就不深究进去,先把整体脉络理清,后续需要再从点深入,顺藤摸瓜式地揪起来,看看瓜的整体长成结构网。
吃瓜,也看看瓜地的收成形态。
SubiU
2020.11.02
————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