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椿树在我的故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一般会栽种在房前屋后,她的枝干不高大,树枝也不繁荣。香椿是一种落叶乔木,经过冬天的摧残,她的树干显得粗糙无光,树枝也更加单薄无力。4月春风如同魔术师的手,轻轻拍打她的枝干,唤醒了沉睡的嫩芽。刚发芽的香椿,迎来了一年中最瞩目的时光。
刚出芽时,芽头缓缓睁开,紫红色的嫩叶在枝顶伸着懒腰,释放一种独特的香气。等芽头长到10多公分长度的时候,就可以采摘食用了。香椿的香气,没有香菜香的那么热烈,她的香气好似女子的温柔恬静,缓慢浸入心脾。我们一家三口,母亲喜爱香菜,我爱香椿。我最期待的是,每年清明前后,母亲去屋角香椿树上摘下香椿芽,给我炒一份香椿菜。炒香椿最常搭配的是猪肉,小时候母亲使用腊肉居多,因为过完年还没多久,头年的腊肉还没吃完。等我上初中后,大多搭配的新鲜猪肉,母亲说是要给我补充营养,助力我努力学习。时至今日,我仍念念不忘的还是母亲做的香椿炒腊肉。

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的了香椿的香气,为了照顾所有人的口味,母亲先用开水将新采回来的香椿烫一遍。经过开水烫约5分钟,香椿里的香气稀释不少,其他人也不至于无法入口。烫好的香椿要切碎,不必切成沫,装好盘子放一边。准备好香椿,就要开始炒猪肉了。由于用的是腊肉,盐分比较多,炒之前必须先用开水煮熟,稀释肉里的盐分,还可以杀死腊肉上可能生存的霉菌。猪肉要挑半瘦半肥的,切成长条肉丝,放柴火灶炒出油。腊肉本来盐分高,可以不用另外加盐,待腊肉炒出金黄色后,倒入准备好的香椿一起翻炒。此时,腊肉的肉香与香椿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百米开外都闻得到。那时候,只要家里炒香椿,我可以多吃两碗饭。
上初中后,离家较远,我在学校住读。每年4月份,母亲便在家炒好一碗香椿炒肉,让父亲送到几里地之外的学校。每次看到父亲提着菜碗在教室门口张望,我迫不及待的就奔出教室,揭开碗盖,猛吸一口气先过过瘾。过了那时令,香椿芽便不能食用了。听母亲讲,过了4月份,香椿叶就是苦味,不能入口,第二茬的香椿芽味道差很多。因此,每年只能在4月份采食一次。
如今,故乡的香椿只能在梦中才会见到。广东地区并没有见到这种植物,菜市场也没见到有卖的。这道令我魂牵梦萦的家乡菜已经十多年没有吃过了,春节后还嘱咐母亲在家帮我晒一些干的寄过来。但是天气原因,并没有成功。明年的清明节,如果可能,希望回一趟老家,再尝一尝母亲的香椿炒肉,弥补多年来的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