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兄弟姐妹六人中,弟弟最小、最调皮,也是让妈妈最费神劳力操心的那一个。
妈妈一生爱管闲事,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邻居衔坊,谁家遇上头痛伤脑筋的矛盾事情,喜欢主动凑上去评理和事。她先认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相关各方有什么想法和诉求,然后帮他人分析道理评判利弊,最后还提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建议,让大家心服口服地接受,皆大欢喜,规避了很多不必要的争端。
弟弟生性也爱管闲事,但他的方法不是评理,而是简单粗暴用拳脚。他既说不清理,也没有耐心,看见不顺眼蛮不讲理的人,火气就往上蹿,路见不平一声吼,直接把不讲理的人凑一顿。所以从小到大经常惹事生非,哥哥姐姐们忍不住对他批评教育,让他安份守己少管闲事,而每次他自己都振振有词。
小张堵在咱家门口卖东西,弄得想来我家的顾客没有办法进门,让他挪挪位置,他说这地方是公共的,没标上是谁的名,就是不动。你们说该打不该打?
小王他自己不小心,踩在了卖菜老太太的菜摊上,不仅不道谦,却欺负那个老实巴交的老太太,骂她的菜摆得位置不对,垫了他的脚,你们说该打不该打?!
小孙租了我家铺子,临走时把屋里弄得乱七八糟。电线插头悬空,装修板悬空,空调无法开机,水龙头敲掉了。水、电、煤气使用情况也不清楚,没有交接,没有交待,把钥匙甩给中间人就走了。你们说该不该把他找回来,好好教育一下?!
弟弟说得倒也在理,他不是一个无是生非的人。在我们这种鼓励正义的人家,妈妈既怕无缘由的批评,伤害了弟弟那颗喜欢伸张正义的心,变成了令人厌恶的缩头乌龟;又怕他不知掌握分寸,惹祸上身,既伤身又伤财,所以对他总是严密看管,让哥哥们随时关注,把握分寸,避免惹出承受不了的麻烦。
其实弟弟心里还是很有数的,倒也没有惹出特别过份的祸端。只是一直心性不改,总是磕磕碰碰,小错不断,妈妈跟着到处赔礼道歉,家里人都埋怨妈妈太惯着他,妈妈说:
“他生来就是这个性子,你不顺着他这性子,哄着他慢慢调教,难道还能扔下不管不成?手心手背都一样,你们都是我的心头肉,一个也不能少啊。”
弟弟其实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和正义感特别强的人,只是他的表达方式有点与众不同。我知道,大多数时候,弟弟只是虚张声势,吓唬吓唬别人。
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哥二哥已各自成家,陆续分家另立门户。我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除了来自哥哥姐姐等亲戚朋友们的临时补贴,主要来源就是爹妈的种瓜收入和弟弟在外打工的收入。
那时候弟弟才十六岁,还是童工的年纪,为了能早点挣钱供我上学,就随宋哥去了新疆,在建筑队上帮工卖苦力。那么小的年纪,在那个拼力气拼狠劲、离家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混社会,虽然有亲戚朋友照应,但心里应该充满了不安和恐惧。
第一年打工回来,弟弟胳膊上纹了一条龙,青筋缠绕,很是吓人。在八十年代,大家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开放,认知也有限,普遍认为只有街头上的小混混才会去纹身,而有纹身的人肯定就是不务正业的小混混。
家里人一看,全都着急上了火,生怕弟弟在外面走上歪门邪道,那可是乱了门风,丢尽颜面。妈妈赶紧和弟弟谈心探究竟:
“娃呀,咱家人老实本分,出去打工是为了挣点气力钱,吃不了那碗饭。”
“妈,我就是纹了条龙,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好好的,你把胳膊折腾成这个样子,看起来都让人害怕。”
“妈,我就是为了吓唬吓唬人。我年纪小,身体还不够强壮,在新疆那个地方,总有人想欺负我。我弄成这样子,看起来像个狠人,我才能安全干下去,我三姐上学等着用钱哩。”
家里人顿时心头一震,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那么小的年纪,在那么遥远的地方,面对那么复杂的环境,虽然心里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生存下来,挣到钱,支持三姐上学。但他的心里其实是虚的,是害怕的。弟弟纹身只是想用表面看起来的不羁和强悍,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使自己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想通和理解了这些道理,全家人不仅松了口气。只要弟弟不变坏,没有偏离轨道,至于别人的议论和看法,根本不重要。
我工作以后,妈妈不让弟弟外出打工了,给他在镇上买了两间门面房,开了一家煤气供应站。弟弟从小练就的童子功夫,此时有了用武之地。
每次见他两只手一边拎一只五十斤重的煤气罐,走起来虎虎生风,像玩儿一样。我就觉得他特别酷,特别像《速度与激情》中多米尼克。其实弟弟身材不高,两人差别很大,但弟弟那种天生善良,又喜欢用力量维护正义所修炼出来的气质,总是给我一种特别强烈的安全感和温暖。

弟弟一直改不了心性,妈妈生怕他的小日子过不好,在为他找媳妇的事情上花了很多功夫。弟弟后来幸运地遇上了一个巧媳妇占梅,妈妈觉得占梅嘴巴甜,心眼活,教啥会啥,满心满意喜欢,真心实意相待。占梅也是个明白人,她把妈妈当亲妈一样,婆媳相处得十分融洽。
这一融洽不得了了,妈妈就喜欢把闺女们给她的零花钱,几乎全部偷偷塞给了小儿子。时间久了,也有人提意见,说妈偏心。妈妈说:
“钱给了我,就成我的了,我愿意给谁是我的自由。再说了,他的孩子小,负担重,只有生活不发愁,干活才能有劲头啊。”
其实我们不计较妈妈的做法,给妈妈零花钱,是为了自己尽孝,让妈妈暖心,不应该限制她花在哪里。如果妈妈愿意给弟弟,说明她觉得这样做对她更有意义,更能满足她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她更开心。毕竟像妈妈说的,一个也不能少啊,她希望每个子女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也希望妈妈能放心地离开。
顺其自然,互相成全。一个大家庭就是应该有大家庭的样子,不能让任何一个寒了心,掉了队,关键时刻劲儿才能拧成一股绳。妈妈做了她能够做到的一切,剩下的靠我们自己细细揣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