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起写喝酒这个话题,是因为这几天老爸跟大舅在家喝酒,老爸又把大舅搅的犯愁了。
大舅本来酒量不差,慢慢喝的话,老爸不一定能喝过他;但是关键在于老爸能喝快酒,这大概和官场上的习惯有关。我就亲身体会过,跟领导喝酒,菜还没动,第一杯酒就得干。
以前在家,都是用小杯喝。但是大舅喜欢喝慢酒,一口一口的咂吧;老爸不会让他这样喝,总是一个劲的劝他“干、干”。总之是不按大舅的节奏走,痛痛快快几杯就能把他灌醉。
年轻时这样喝也就算了,这七十多岁了还这样喝,谁能受得了?
可是浑然无我的老爸,根本不会理会别人的推脱或劝阻,一气儿把饭局搞成了个人的劝酒表演会。
可惜表演会也是一场失败的表演会。
可见敬酒也得讲究情商,不仅要会敬,也要敬的恰到好处。
好像有点离题,本来该写我所佩服的第二个喝酒的人了;不过也没离得太远,因为这个人就是我老爸。
老爸能喝多少,我确实不清楚,因为没有机会见他实实在在的喝过。
更多的了解,来自于我上班以后从别人口中得到的讲述。只是听说很能喝、很能干,不少人对此很是佩服。
昨天说过了,只是能喝的人,我不感冒。
老爸在很多年后对我说的一番话,才是让我佩服他的原因。
老爸说:我喝酒,只有一个原则,在外边,怎么喝都行;但是保证在不酒后胡言,喝再多也不在外边吐。有多难受,回家再说…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次听见老爸从外边喝完酒回来,一个人或是钻进屋里蒙头睡觉,或是扎到马桶上翻江倒海…
用他的话说,就是喝再多,也保证不在外边失态,不在外边丢人。
这种对于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我最为佩服的原因。
可惜老爸的这种自律,并没有完美的遗传下来。
我不清楚有多少场合、老爸是不得不应酬,有多少酒,他是不得不咽下去。
但我知道他有很多时候,都是强撑着坚持下来的;也许每一次,他步履维艰的走回家中,才会顿时感觉到身心的放松,一直紧绷的神经才会忽然舒展,才会把所有的酒意释放出来…
如今,老爸已经喝不动了,一两酒,就似乎已经把持不住、开始激动;但是每逢过节或来客人,他还是会吩咐我们给倒上一杯,也很乐意孩子们能够也倒一杯、陪他喝点儿。
我不喜欢喝酒,一直也不喜欢陪老爸喝酒。
但是后来,我也变了:要是机会合适,我也会倒上半杯,陪着他慢慢抿一口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