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于这个辩题,遇到熊孩子在“兴风作浪”该不该管?我的观点是必须的,必须要管。
我的理由很简单,当有人侵害你的合法利益时,你最基本要做的就应该是阻止他的侵犯行为,维护你个人权利(当然我知道你们会说很多没法这么做的理由,但至少面对熊孩子时,在身体暴力上还是占优势的吧)。
当你走在路上,有个小孩拿水枪喷你,那么作为一个正常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他水枪抢过来,阻止他继续向你扫射,制止这种行为。
如果这会儿他的父母出来说:“孩子年纪小不懂事。”那你可以拿水枪往他脸上喷一下,也说:“大妈,跟你比我年纪还小不懂事,你别介意啊。”
他年纪小,不懂事。你年纪大,还不要脸呢。
开个玩笑哈,现实生活中不提倡这么直接的做。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今天暑假学车在驾校遇到一个熊孩子,他本身倒是没有得罪我,但他的行为已经惹我很不爽了。因为我看到他在虐狗。
他把刚出生的小狗用绳子拴着在地上拖,用土块砸小狗的头,砸碎了再换一个土块再砸……驾校其他的学院看到这情形都在下面骂他,但没人上去制止。我靠,这我可看不下去,忍不了,我决定去制止他。
考虑到他爷爷是驾校校长的这层关系,我觉得还是得用文明的方式解决争端。我上前去跟他说:“虽然我也觉得拿土块砸小狗是挺有趣的,但你要是不小心把他砸死了你不就没得玩了,我觉得还有更有趣的事,比方说把它养大,教它一些技能之类的……”
事实证明我忽悠成功了,他也不再虐狗了,我们进行了一番愉快的交谈。其实我能成功的原因大部分是在于,他只是觉得无聊,靠虐狗来打发时间。我以平等的姿态去和他交流,满足了他的心里需求,于是我解救小狗的目的也实现了。
后来他当然继续做着许多过分的事,比方说往其他学员身上扔虫子之类的……但从来没有这样对过我,见面还能打个招呼问好。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些,我分享了一个我管熊孩子的经历,虽然他的行为没有直接伤到我,但毕竟触犯了我内心的正义感,也算是惹到我了,所以这事我管定了。
今天我不是来探讨熊孩子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做一些社会分析。我只是想让大家回归常识,回归理性。如果这个世界以痛吻我,我就让它有来无回。
无论是在工作中同事的恶意挤兑,下班途中遇到的抢劫,还是在散步途中遭遇的水枪扫射,本质上都是你的正常生活受到的侵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置之不理?任由侵害的发生?原因也许有很多,我就不多讲。我只想说,为了保护自己,每个人必须有人站出来,制止这样的行为。做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最本能的反应。
在这顺便再扯几句远的,在生物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的高级哺乳类动物中,只有人类的幼崽,才会去主动恶意挑衅攻击,身高体重都在是自己的两倍以上的成年同类,这真是一个生物界的奇观。能做出这种明显不利于生存的事情,我觉得这不是礼节性问题,这是缺乏对力量的敬畏,让他们重新获得这种敬畏有利于他们日后的生存。
最后再说几个科普的东西。“反社会”是一个政治上的用语。“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疾病(动物和人体实验提示,攻击行为与中枢五羟色胺功能呈负相关,即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不足是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有研究认为,五羟色胺系统可能是通过五羟色胺1A受体或1B受体来调节攻击行为。)主要是后天影响。
还有一个是天生的,有些孩子确实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更“坏”。此处的“坏”指的是天生缺乏同理心,很难体会到别人的情感,脑子里面就比别人少点东西。他们会干出很多其他小朋友做不出的事,更容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天生的恶棍,除了有成为冷血杀手的潜力外,还有可能成为严谨认真的科学家,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或者是成为无所畏惧的探险家等等,这些就看后天如何培养了。
以上这些内容引用凯莉·戴恩斯,是著名犯罪心理学家。她还写过一本书《当心你身边的精神变态者》。具体可以参看她的作品。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小孩的恶意――《伊甸园》
无戒写作训练营第三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