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四猫先生

看到很多家长管不住自己几岁的孩子,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挺小挺好的孩子呀,大人怎么就管不住他们呢?要知道,家长可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啊!
直到看到邻居的年轻妈妈教育她的孩子时,我忽然就找到了答案。
昨天中午下班后,我躺在沙发上小憩,忽然被对门邻居那个四岁孩子尖锐的哭喊声惊醒:“你是坏妈妈,你是坏妈妈,我要吃汉堡鸡腿,要不我就不吃饭。”那个年轻妈妈似乎是手足无措,一会说西餐对身体不好,一边又说家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不吃太浪费。过了一会孩子哭声更大了,只听到那个年轻的妈妈歇斯底里地说:“小祖宗,别哭啦,我去给你买还不行吗?”
这场持续二十分钟的“战争”结束了,最后妈妈妥协了,孩子胜利了。
那个孩子的杀手锏是:你不给我买鸡腿我就死劲哭,我就不吃饭。
那个妈妈担心的是:孩子不吃饭会饿,一劲哭会累。
这样的“战争”可能在很多家庭中都上演过。最后的胜利者大都是孩子,其中的原因只是爸爸妈妈们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不”。
年轻的爸爸妈妈初为人父人母,对孩子呵护备至,而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他们经常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你就得给,你不给我就闹,我一闹你最后还得给我。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教育孩子时适时说“不”,孩子们绝对不会如此“无理取闹”。很多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就很成功,比如我的外甥女毛毛。周日晚上去外甥女家小坐,到她家时他们刚刚吃完饭,我带去一些芒果和酸奶,进门后发生后发生了一件事。虫虫(女儿):妈妈,四姨姥给我买酸奶了,我可以喝一个吗?毛毛(妈妈):当然可以,但是你要答应妈妈,只能喝一杯,如果不答应,就不能喝。虫虫:好的,妈妈。(五分钟后,虫虫喝完了一个)虫虫:妈妈,四姨姥买的酸奶太好喝了,我还想喝一个。毛毛:虫虫,你不是刚刚答应妈妈只喝一个吗?说话不算数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呀!虫虫:妈妈,今天虫虫不想当好孩子了,就让我再喝一个吧。毛毛:虫虫,你刚吃完饭,喝多酸奶你的肚肚会不舒服,你不能再喝了,听话!虫虫:不,我就要喝一个。毛毛:那你喝吧,但从今天起,妈妈永远不会让你再喝酸奶了,我说到做到!虫虫:好吧,那我明天再喝行吗?你看,虫虫很懂事吧,其实是外甥女更有办法。
她在孩子喝酸奶前跟孩子提出要求,所以等虫虫提出无理的要求后,她就有办法制止,孩子不哭不闹,外甥女也不用歇斯底里地管教。这个小矛盾能够得到顺利解决,关键在于外甥女说的三个“不”字。孩子从妈妈的三个“不”字里,明白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如果执意去做,会有什么后果。你看,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就很成功呢!如果每个爸爸妈妈都能适时而坚定地在孩子面前说“不”,又怎么会出现那么多无理取闹的熊孩子呢?爸爸妈妈们又怎么能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呢?孩子是最能得寸进尺的,你给他破例一次,他就会贪心第二次。家长在面对孩子任性的时候该严厉的时候就应该严厉,不然孩子会在你的妥协中放任自己。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就说明孩子已经抓住了你不会说“不”的弱点,想要管住你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要在孩子任性的时候大声而坚定地说“不”。而且,说“不”的时间早越好。
面对家里的熊孩子, 你说"不"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