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第一次在线开了散学典礼,感觉效率非常高。
如果按以往的做法,先要去大礼堂听学校领导的讲解,然后再回班上听班主任的讲解,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今天讲解的内容非常多,才花了一个小时。而且也不用来回跑,还可以看回放。讲的比较多的就是寒假期间的安全问题,其次是亲子沟通问题。
至于家长关心的学习成绩,很抱歉,只有等级,没有分数。一共有ABCD四个等级,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
不知道这样分等级,是为了照顾谁脆弱的神经?就算每门课都是A,相互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比如91与99,尽管都是90以上,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分数不是唯一,但是分数也很重要,至少能让孩子知道,他这学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高于平均分还是低于平均分?在班级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哪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
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考公务员,哪一项不是与分数挂钩?既然避免不了,为何不能大大方方的列出来呢?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就是在逃避现实。
如果现在的孩子,连一个小小的分数排名都承受不起,将来如何能干大事?当走出校园之后,在真实的生活面前,哪一项困难会比面对分数更容易呢?
印度高分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女主角要进行比赛的时候,她的信心不是很足,可爸爸对她说,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因为人们只会记住冠军。
当奥运健儿凯旋归来,夹道欢迎的人群总是更关注冠军,即使有些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没有拿到冠军,依然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冠军的光环所在!
有人说,“不能以金牌论英雄”,我深以为然。因为每一个参加比赛的人,哪个不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管结果怎样,他们都是英雄!
但是,金牌真的不重要吗?比赛的人难道不是冲着金牌去的吗?相信没有那个运动员为参加比赛做刻苦努力的训练,只是想到赛场上玩一玩。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唯分数论英雄,但是也不应该剥夺孩子和家长对学习的知情权。就算为了照顾一些脆弱的人,也可以让每个学生有一个独立的帐号,自己只能查自己的成绩。
这种操作在很多地方已经普及了,老师也会对每个孩子做学习上点评,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
总之,不敢正视学习成绩的,就是在逃避现实,与鸵鸟将头埋在沙子里无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