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历史人物,我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我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评价他的功绩和能力,不是看他在权力斗争中如何用手段排除异己。我基本上忽略这些东西。而是看他对社会和百姓有没有好处。 比如刘婵,我以前写文章也说过,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帝王,他的成就就是,最后做了亡国之君。由于他的投降,蜀国几百万老百姓得以避免战乱。这是何等的伟大。我不会以当时的是非标准评判那时候的人物的所作所为,这是朋友们经常诟病我的,说我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云云。但是我也不会用现代人的成败观念来评价古人。我只是用我自己的评判标准评判古人的。我对古人唯一评价就是看他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好处。别的就忽略了。至于动脑筋除掉对手啊,设计在战争中取胜啊,水淹七军啊,火烧博望坡啊,这些都是作孽。不是成就。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我并不会对他们有很高评价的。当然,我不反对别人热衷于对勾心斗角的兴趣。每个人的是兴趣点不同,评价标准和基点也不同。比如说,人们非常热衷于宣扬的是,李世民如何用智慧和魄力战胜李建成,逼迫他老爸李渊退位,然后他自己做皇帝。做了皇帝,就是到顶了,这是终极目标。但是在我眼里我只看到做了皇帝之后干了些什么。他在初唐时期,对社会制定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让老百姓过上了平安生活。这才是很重要的。他的功绩在这里。当然有人会说,没有他的之前的阴险狡诈,就做不成皇帝,做不成皇帝,就不会有盛世唐朝。这话没错,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新唐朝。但是,你怎么就能确定李建成当皇帝就一定不如李世民呢。也有可能李建成更加会治理国家。有一个更加繁荣成圣的国家。没法比对。只是个预判。
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谁能给唐朝人民带了幸福。李世民的治国能力强,只是跟别的朝代比,无法跟李建成比。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谁胜利了谁就是对的。这也不是我的观点。李世民战胜了杨广。说明杨广是错的。一切都错了。不然怎么会输掉江山?这种观念也是很扯淡的。杨广的隋朝不一定就不如李世民的唐朝。战争的胜利不代表正义的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