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痛苦,因为要到年底了,各种总结材料要写、要汇报,偏偏我还不是正儿八经干文字工作的。
在看过以前别人写的材料后,我越发头大:这洋洋洒洒、条理清晰、成果丰硕的材料我要怎么才能写得出来啊。
这不由让我想起在车间烧锅炉,每天按时上下班,业余就是各种玩,那种不用写东西,不会被领导惦记的幸福日子。
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尝试发了几篇通讯稿,从此走上兼职通讯员的不归路,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其实,只要不写大材料,我现在的日子也不错。但只要遇到超过我能力范围的工作,心里就打退堂鼓,后悔的滋味涌上心头:不知道如何熬过这段痛苦的时期。
人为什么会痛苦?
我想应该是突破极限过程中的副产物吧。
人的痛苦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失去所得的痛苦。比如,亲人离世,爱情转移,朋友背叛。第二种是求而不得的痛苦。比如,能力、权利、金钱。
越计较得失,痛苦的体验越频繁,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欲望。
没有欲望就没有痛苦了吗?
不会的。就像我的工作,我并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欲望。但是,工作需要,我仍然得在痛苦中去写大材料。
我们自己没有欲望,但不代表自己的亲人、朋友、领导,这些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也没有。我们总得为某些人活着,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内心问问自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甘于平凡的,都想做成一些事。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一直走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那痛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一切顺畅,我们最终将得到自我实现,摆脱物欲名利的束缚,达到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我们也许一辈子都陷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求上,求而不得。
这时候,痛苦就是一盏明灯。它明确告诉我们:在得到之前,必将经历痛苦。换句话说就是,有痛苦的地方,就是前进的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励志读物上,要大家跳出舒适区,去体验痛苦。适应痛苦也就意味着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现实是,我们多数人会本能地躲避痛苦,就像我一样,好想回到从前。但躲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像我的材料,我必须得写,是逃脱不了的。
现在我换了一种心态:把感到痛苦当做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答案提示”,它将提示我寻找解决方案以便继续前进。
人是需要痛苦的。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面对精神痛苦时,能够自动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积攒经验。
这里,我致敬那些没有痛苦,却制造痛苦成长的牛人。他们在短时间突破领域、收获成就,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