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2课作业(必做):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2课作业(必做):

作者: 纸鸢Crystal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2:33 被阅读123次

片段 一:  选自《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R:阅读原文】

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响的时间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开始工作前的时间,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响。

当然,我们很难开始就做到最好。经常会发生,“打算早晨七点开始学习,结果没睡够而无法集中精神””计划晚上八点阅读,结果经常被偶发事件影响”等情况,所以,请在实际生活中多方尝试,如果无法顺利进行就改变做法,找到最佳行动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当中。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努力找出不被他人占用的时间。

建议:

1.尝试利用工作前的时间;

2.接受开始时的“不成功”,包括被人打扰和个人原因导致的计划中断;

3.生活里多多实践,试图找出那部分时间。若仍然无法做到那就换一种方式去做;一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那就不断地强化,努力形成习惯。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1.某天早上我六点起床,打开电脑专心写作,很快就写好了一篇文章。

利用工作前时间:利用他人仍在休息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方式值得继续保持。

2.几次准备午饭后去教室看书,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最后没去成或很晚才去。

失败的经历:没有按计划做事,说明这段时间易被人打扰,不适合做个人时间。

3.写作时电脑联网,登陆上微信和QQ,易被各种消息吸引,浪费诸多时间。

换一种方式做:写作时断网,或者仅仅是退出QQ和微信的登陆。

【A2:以后我怎么运用】

目标:在5月13日之前,做到早上5点起床,用于专心写作

行动:

1.现在开始将每日必做的大头事项(重要且紧急的)在晚饭前完成;

2.早点洗漱睡觉,入睡前列下第二天的“起床仪式清单”,便于第二天起床后自动执行;

3.记录早起时间,逐渐往更早的时间点调整,不能影响到一天的精神状态和学习工作。

注意:

1.允许执行中的失败,告诉自己计划中断了也没事,第二天继续执行计划就好了;

2.目前只坚持这一个习惯,直到强化成个人的生活项目。



片段 二: 选自《非暴力沟通》

【R: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1.“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成熟的人擅长听出说话人话语里感情的细微变动,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轻易做到察言观色。此外,成熟的人也擅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感受。而大部分人不能轻松表达出个人感受,也很难觉察出别人的“话外音”。

2.人们往往认为表达个人感受相对于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而言,不值得一提,于是长久以来,我们养成了听从权威的习惯,而越来越难以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了。

3.随着我们被鼓励听从权威的声音,我们也就自然而然难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更何况去体会内心继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呢?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楼上特别吵,无论我怎么说,那个人似乎就是不理解自己带来的动静是有多大!最后竟然总结为,自己就是动作比较大,而全然不顾楼下人被吵得作息不安的结果。应该是我的沟通不到位吧,她实在是无法明白整天被楼上人吵得神烦的感觉!

【A2:以后我怎么运用】

1.从观察周围人开始,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仔细揣摩他们的话语和语调等,尽可能去发现言外之意,学会向他们学习说话,慢慢地学着向别人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进而达到自己想要让别人感同身受的目的等。

2.去找来专门的书籍和视频,比如心灵成长类、心理学类的书和视频,来帮助自己倾听内在的声音,学着将其显化,继而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3.试着去与楼上继续交涉沟通,务必将自己的痛苦感受让她也体会到,最后换来安宁。

片段三: 选自《打破僵局》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不在谈话技巧上花心思,很容易表现的咄咄逼人,使谈话陷入僵局,因此需要改变你的谈话方式。我的建议是,需要考虑做出改变的不仅是说什么,还有如何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可变因素:

1.节奏—对话的节奏应该加快还是减慢?

2.音量—你说话时声音有多大?你应该提高还是降低音量?

3.打断—是你打断对方,还是对方打断你?

4.停顿—在回答对方之前,你能否等一等,稍作沉默?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1.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谈话方式,包括有语速、音量、打断方式、必要的停顿等地方。

2.虽然说话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不去检视的话,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的差别有多大。而别人眼中的自己很多都是从与我们打交道里得出的判断,比如我们说话的方式。

3.要想提升自己与别人的打交道水平,那么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自己的谈话技巧上花心思,这样才助于自己与人更好地沟通交流,甚至是留下好印象以期日后更多的合作。

4.改变自己的谈话方式包括谈话的内容、谈话的方式和一些可变因素。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1.我热爱分享,所以我喜欢把自己学到的好东西告诉给别人。因此我属于在谈话的双方中说得比较多的那一方。不过有时候我发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堆自己的新发现后,对方是一副没听懂的状态,这时我就比较扫兴了,索性就转移了话题。

2.有时遇到一个大家热衷交谈的话题时,我会忍不住打断别人或抢先说话。我深知这样子不好,可我却似乎总也改不了。

【A2:以后我怎么运用】

1.下次发言前“三思而后行”——先在自己的心里打好腹稿,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告诉自己,及时晚一点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我可以随手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里,这样也就不用担心自己转瞬既忘了。

2.每次重大的发言后要反思回忆,多角度去揣测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记录下来,每日进步一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学习法训练营#第2课作业(必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pu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