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08下午
地点:吴宫
本人游戏次数:第2次
本桌银行家:JOJO
本桌玩家:包晨光、Alice、我、刘玄平、冬冬老师、Lulu、许飞
游戏职业:警官
游戏结果:第4轮出圈,未实现梦想(本金足够然而骰子没掷到,毫厘之差……),未达成+50k现金流
一、个人游戏回顾
1、决定出圈的关键投资
1)1元股:我在游戏中抽到的第一张机会卡。通过上次游戏,我减少了对加杠杆行为的焦虑,立即向银行家贷款购入3000股。随后涨到5元时出售1000股换取备用现金,涨到20元时全部抛售,积累了第一桶金。
2)三室两厅房产:市场上的机会,我和许飞都有意买下,我们一路从3、4k竞价到7k,最后在我报出7k5的价格后许飞放弃。这套房产的现金流不是很好,但是潜在的资本利得非常丰厚(首期支付30k、出售并清偿贷款最高可获得85k现金),于是我一心拿下。后来市场很快出现对三室两厅的需求,我在价值区间的最高点成功售出套现,扩大了手上的资金规模。
3)自动化机械公司:第四轮市场上出现的机会,现金流非常好,对我来说买下就能出圈,于是我简单看了看手上的现金余额就立即出价,我的目的非常明确,哪怕花光手上的现金我也要拿下这个机会。Lulu也参与了竞价,当时她手上有比我更多的现金,如果真的拼到最后我是没有胜算的,但最终在我报出75k的价码之后她放弃了,随后我又偿还了购车贷款,通过现金流的一加一减成功实现出圈目标。
2、快车道“耐久赛”
进入快车道我是一脸懵逼的,JOJO耐心解释了一遍报表背面如何填写和使用,我计算之后看了眼快车道上的机会和梦想,立马意识到自己还是图样图森破:我的快车道月现金流是200k,然而这里的机会至少150k起投,并且银行结算日之间相隔很久。
我在快车道的第一轮依靠慈善事业拿到了2个额外骰子,此后直到游戏结束,我维持着每1-2轮购买一个资产的节奏,现金流增加的非常缓慢。游戏尾声时我手握足额现金却错过了梦想,于是就在快车道的不断跑圈当中结束了游戏。
说句题外话,我一个人在快车道上跑圈有种孤零零的感觉,Alice在旁边也哈哈一笑说“你是不是在里面觉得很孤独啊?”没错,我是很想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市场里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哈哈哈。
3、点评
游戏里的各种风险、各种损失当然不会因为我的游戏行为发生在现实当中,因此我可以放开手脚去做我想做的尝试;现实中我是个几乎没有投资经验的人,过往的投资也仅限于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和相对稳定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
通过王琦主席的点评,我意识到即使是在游戏里,我也会无意识的把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带进来。比如在我持有的一元股涨到5元时,我就卖出1000股,理由是希望自己手上有一点现金用来抵御失业、额外支出等风险;主席建议我在游戏开局是好好解读自己的职业卡片,通过对孩子支出、风险和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的量化评估,估算自己的安全边际、出圈需要的第一桶金的金额,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通过计算现金和现金流,评估风险、投资回报率,何尝不能得出自己的安全边际和目标资本利得?激进不意味着冒失,激进是在了解自己安全边际、期望收益的情况下进行大胆操作,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我不该对此有所排斥。
在许飞和JOJO聊到谈判话题时,我也颇有感触。这次游戏里我总共竞价两次,每次都抱着明确的目的和势在必得的决心,为此不计代价的提高价码。事后回想起来,我当时是有强烈情绪的,用JOJO的话说,就是“失控”,我所谓的“谈判”只不过是依靠资金优势压迫对方,使别人放弃和我竞争。显然这并不是合格的谈判,我一心想着自己出圈,没有念及给他人让利,在这一桌上的玩家们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本着多让利的心态去谈,带动双方一起实现资本利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赚足本金出圈,这样的体验一定远远超过一个人在快车道上刷圈。
分享结束后我还单独请教了JOJO,想问问她关于我这场游戏表现的看法,她非常认真的告诉我,聪明的头脑和对目标的清晰认知值得肯定,但即使我两次都出了圈,我的所作所为也只是“经验的重复”,如果每次游戏都这样,那无异于浪费时间,何不去做出一些改变,在游戏中和生活中都去改变一下?
JOJO说的没错,我两次出圈的经过大同小异:选择低收入低支出的职业,靠一元股获得第一桶金,房产低买高卖,偿还贷款减少支出……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次游戏我靠谈判拿下的机会大大提前了出圈时间,但结果我仍然是个“快车道上的穷人”。我没有细问我需要怎样改变,这是我自己要思考的问题。但至少下次玩游戏,我会选择不同的职业,我会重新审视职业卡片上的每个信息,我会用更多的理性去结合自己的直觉,最重要的是,我不会再把出圈当成游戏唯一的目标。游戏内容这么丰富,何必框住自己?
感谢组织带来的如此充实的周六下午,下次咱们再来一起飙车!
2018.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