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父亲的那些年》创作谈

(原创)《父亲的那些年》创作谈

作者: 蝶之舞的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21-01-06 16:12 被阅读0次

在写作群里分享了公号上的一篇《父亲的那些年》,结果被邀本周日晚分享我的创作心得。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父亲的那些年》的文章内容:《父亲的那些年》讲了我父亲青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分作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了父亲辍学回乡务农的经历,里面除了父亲的故事,还插叙了他生长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还有在胡豆田里和小伙伴们抓小偷的故事。第二部分讲了父亲怎样招工成功做学徒工,后来成为技术工,为祖国的水电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接下来,我分选题、采访、人物、细节、结构、场景6个方面来讲。

1、选题:这篇文章是应本地一家刊物邀请而写,当时给的选题是写一个普通人的口述史。我的第一反应是写自己的父亲。他出生在农村,后来招工当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水电工人。他在水电战线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刊物要求时间不触及文革,所以我写到文革前期就停止了。不过从父亲走过的人生历程来看,文革前的这段青少年时期,也是父亲风华正茂、最为幸福的时间段,写这一段,也可以说抓住了父亲一生中比较精彩丰富的部分,避免了面面俱到,毕竟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写完《父亲的那些年》,我的感受是写普通人可以抽取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故事来写,紧扣故事主题写,然后最近看了不少同学分享的普通人故事,也都是这样子的,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2、采访:父亲的故事,从小到大听他讲了许多,耳熟能详,正式采访就有了基础,比写别人容易些。尽管如此,采访与写作进行后,仍持续进行了一段时日,因为要写纪实故事,需要核实很多故事与细节。比如“分工种的那天,500多人聚在一起,一个个念名字分工种,有电工、车工、铆工、水能机工、发电机工等,分配的原则是根据前面的测试结果”“ 要把板材、型材、线材、管材等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加工方法制作成钢结构,要做的工艺包括放样、号料、下料、成型、制作、校正、安装等”(见第二部分《学徒工》第二段)因为我不熟悉这些行业工艺,所以在采访中我反复询问父亲,问得非常细致,帮助他回忆,他说的一字一句我都认真记好,写好之后又跟他核实。文中类似地方还有关于第一部分中生产队里的工分制,我因为不了解,又要写成像个内行的样子,所以必须详细询问,一一采访核实。

3、人物:我在构思这个题材时,我想通过写父亲个人历史来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反映在大时代里父亲那样普通人的故事与命运。因此写作时,笔墨除了主要放在父亲这个主角外,还写了生产队的经济发展、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人物方面,还写了干活累死的温志和、上高台的师弟、父亲的师父、来参观水电站的大人物等。这些人物,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现在看来有的比较成功,有的还欠点火候。我觉得选择写温志和这个人物比较成功。(见第一部分《岳巷子里的故事》第三段)他是个悲剧角色,参加过抗美援朝,回乡后把军人风范也带回了乡里,一方面以身作则争当劳模,另一方面性格太直接得罪了不少人,他聪明能干,把生产队搞得红红火火,但也因为太过拼命,活生生给累死了。我作为他的同乡后辈,对他的遭遇唏嘘感慨,所以要写父亲生长生活的环境,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他身上也同样可以看到我们的父辈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师父李贤对父亲的影响很大,他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是师父,在生活方面也很关心父亲,比如接到家里来信,文中写到:“祖母得阑尾炎进医院做手术了,父亲急得要请假回家,师父劝他说,阑尾炎手术是个小手术,你还没回家,你妈就已经出院了,还不如写一封信回去安慰一下。”事情果如他所料,这样显得他机智、有经验,也很爱徒弟。(见第二部分《学徒工》第七段)应该说师徒之间情深意切,但我的文章没有把这条线深入下去,就是父亲回川之后,就没再写与李贤师父的联系了,这点我觉得是个遗憾。

4、细节:都说细节决定一切,采写时,我对细节也甚为看重。如写父亲招工成功,我把父亲不嫌麻烦坚持带50斤大米上车的细节写了出来,明明可以带上粮票就可以了,但父亲憨厚听话,非要坚持带米,结果把米弄洒了。我觉得这个事情虽小,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把这个细节写了下来。(见第二部分第四段)写李宗仁回乡参观广西建的中国第一座低水头水电站时,我着墨很少:“被人从轿车上扶下来,勉强走了一圈,脸上布满了笑容,边走边点头。”我觉得这样写,写出这个人物自身的身体很虚弱,但对家乡的热爱一点没改变的精神面貌。(见第二部分《学徒工》第九段)

5、结构这一篇的行文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紧扣主题,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在时间框架里,根据父亲活动的主题,再拟出小标题如《学徒工》《成为技术工人》等,里面除了叙事,还插叙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想的是尽量丰富、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6场景: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了一个视频时代,但我始终觉得文字的力量强大,给人的想象空间无限,是视频与图片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典小说拍成电影电视会让人失望的原因。所以我在写胡豆田里的故事时,(见第一部分《胡豆田里的故事》)我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般把月光下胡豆田的空旷、 胡豆苗的清香、胡豆田里的搏斗场景都过了一遍。想清楚后,写下来就会比较生动自然。读过我文章的人,都说最喜欢胡豆田里的那一段,感觉跟看到了电影画面一样。

结束语:以上我分享的都是自认为还行的地方,但其实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距离成功的特稿写作还非常远。最近我读了卡波特的《冷血》,这也是南周特稿训练营里的推荐书籍。卡波特用了6年的时间追踪还原、访谈调查,用的功夫之深,写作的水平之高令人震撼。我建议还没看的同学们都可以找来读读。除了读卡波特的非虚构,我还读了他的很多虚构小说,都一样精彩。我本人除了非虚构,也在尝试写虚构小说,我觉得文体之间都是相通的,而且非虚构的力量更为强大。

感谢同学们,希望大家多多点评指正,也期待下一次同学们的分享更精彩。

相关文章

  • (原创)《父亲的那些年》创作谈

    在写作群里分享了公号上的一篇《父亲的那些年》,结果被邀本周日晚分享我的创作心得。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父亲的那些年》...

  • 写作的误区?

    (城市真人图文原创)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鼓噪下,最容易让创作者迷失的是:把创作与经营混为一谈。 那些讲课的老师总是...

  • 《父亲》(原创作品)

    作者:丁丁 二十三岁那年初春,三月八日,妇女节。因工作差行,身在异乡的我,伴着些许暖暖幸福的心情,本...

  • 云水禅心‖谷雨随感……

    原创作者‖集雅阁的诺伊(lily)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谷雨是字祖诞。回想前两年陪父亲去西樵字祖庙祭字祖,焚烧...

  • 回不去的童年,80后的记忆——那些年,那些事

    回不去的童年,80后的记忆 ——那些年,那些事 ——冰封(李树平原创作品) 转眼,又是一个开...

  • 读历史就是读艺术,学养与情怀……

    原创作者‖集雅阁的诺伊(lily)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㈠谈画零语 画,乃作画者心之象也。 这“心象”,既包括...

  • 谈理想(原创作品)

    上过学的人都写过《我的理想》这篇作文吧!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甚至到了大学也要写。我们写的理想一般都是很假、大、...

  • 《我们的父亲》创作谈(之三)

    我想写出优雅的乡言土语 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这次写作动用了乡言土语。 我是想让语言还乡了。 我尽量模拟出人物外...

  • 《我们的父亲》创作谈(之二)

    https://book.qidian.com/info/1019507244 今天,已经超过十万字了。 这本书,...

  • 【原创】《父亲的那些花儿》

    父亲退休前很忙碌,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对他来说是件很奢侈的事。退休后突然打乱了熟悉的生活规律和方式,对忙碌惯了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父亲的那些年》创作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zn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