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久视之道

作者: 清欢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20-12-23 20:47 被阅读0次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举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他仍惦记着油灯点的是两根灯芯。诸如严监生之类的吝啬鬼是很可怜也很可笑的,而老子《道德经》却极力推崇“啬”,这是为什么?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59章

“治人事天”,有的解释为治理国家,顺应天理。另外有一种理解,“治人”做人处世,天代表道体,“事天”就是修道。我认为都有道理。

现代汉语常常吝啬连用,指小气、抠门。而在古汉语中吝与啬的涵义却有区别,具体我没有研究透,只知道吝在易经中涉及。

“啬者,有余不尽用。”《韩非子·解老》“少费为啬”。啬可释为节俭节制节省,也可释为爱惜,简约。

早服,应有多种注解,比如提早准备,我不大理解,比较认可“早得道”,节俭节制,才能早得道,早得道就是不断地积德。

原文之后是一连串的推论,不断的积德就会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没有什么克服不了就不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强大,不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强大,就可以掌管国家。掌握了治国的根本,就可以长久存在。

其,指“啬”,这里都是在说“啬”的力量。

啬的理念其实可以推而广之,国可以指一个国家,治理国家应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每个家庭其实也是如此,勤俭持家,细水长流,日积月累,才会日益兴旺。

国据说还有另外一种涵义,并不是现代观念的“国家”,而是指资产,不仅包括物质资产,同时也包括了精神智慧等形而上的资产。

“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啬可衍生为精神与生命的节省,养精蓄气,同时节制欲望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柢(dǐ),树木的根。深根固柢,指让根扎得深、扎得稳固。“长生久视”,长久地存在,长久地被看到,对于人来说就是讲究养生长寿。

人们在生活中更多注重外物的积累和加持,不停的在做加法。老子提倡“啬”,并将其视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不二法门,其实是告诉人们要重视做减法,节俭简约,让生命更轻快,空灵一些,才是长久之道。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2

    第59章 长生久视 第二节 【原文】 有国之母①,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②,长生久视③之道④。 【注释】 ①母:这...

  • 长生久视之道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举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他仍惦记着油灯点的是两根灯芯。诸如严监生之类的吝啬鬼是很可怜也很...

  •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这个宇宙内,是存在达至长生久视的真常之道的,圣真也愿意以真常之道救度众...

  • 炼精化炁小周天 —— 玉液还丹成就人仙[转]

    ——兼论河车搬运的程限规则 一 小周天——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的筑基之道 《伍柳天仙法脉》指出:小周天,炼精化炁,抟炼...

  • 东风智慧学:“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墨子说:“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其实,“止”就是不去做什么...

  • 你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星球的使命是什么吗?

    老子所说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与“治人事天莫若啬”。 就是说,人来到这个星球的使命,就是要做好“爱以身为天下...

  • 长生

    纵观史之百年, 吾欲以长生久视之, 奈何长生无道! 世传, 长生之道, 源于佛道! 道之长生, 吞金吐元, 争天夺...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五十九章(4)

    原文: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

  • 生气通天者,长生久视之道。

    一切能公开讲的,天下人人可知的,是理。法不传六耳的,是窍。理只能停留于言语口头,最终只是狂心魔怔知解宗徒,不能身通...

  • 太上老君内丹经

    太上老君内丹经 老君曰:夫学长生久视、不死之道,先须理心、正行,然后习气。道则有三,上有还丹金液,中有神水华池,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生久视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ru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