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的教育理念: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不管在自己家里还是在外边,大家都习惯性的说:“你是大孩子了,要让着弟弟妹妹”。
这种观念在大人的心中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免不了会说让着弟弟或者妹妹,如果老大不让的话,父母会说“你咋这么不懂事呢”,免不了对老大一顿批评。这样会让老大心里特别不平衡。久而久之,老大心里就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慢慢的会变得不够自信,或者更加叛逆。
包括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小孩子在一起难免会有争抢玩具什么,有时候遇到比自己家孩子小的,为了面子家长总会说,听话,让小朋友玩一会。如果孩子不让的话,可能家长会说孩子“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
其实大的孩子让着小的,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让,既然都是孩子,做父母的要公平对待,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孩子,买东西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如果经济不允许,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起玩。
在我们带孩子外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会分享。大家互相玩。尽量不要出现争抢的现象,因为一方面我们也会担心自己孩子吃亏,另一方面我们也是要处理好邻里以及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
我老家邻居家的姐姐,就把孩子教育的挺好,我带儿子去她家里玩,儿子玩她闺女的小车,她闺女就跟儿子说,你玩一会,我玩一会,咱俩一起玩。如果儿子玩的时间比较长,没有下来的意思,她会说,该我玩了,要学会分享。
如果她去我家里玩,玩过的玩具,她走之前都会放回去,然后说,不是自己的不能拿走,玩一会就行。
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就挺好的,出去不至于受委屈,也不会不懂事抢人家的东西。
固有的教育理念:见了熟悉的人怎么不打招呼,不懂礼貌
我们一般见到熟悉的人,都会主动的打招呼,这是一种礼貌。孩子见了大人叫人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一般开朗的孩子见了熟人都会给人家打招呼。但是有的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如果他见了熟人,当时并没有及时打招呼,家长当时直接批评的话,会让他自尊心受挫,内心尴尬,会让他以后越来越不喜欢表达。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要循循善诱,多鼓励,少直接批评。
固有的教育理念:“来,妮妮,给叔叔阿姨表演个舞蹈”,“你看人家隔壁的谁谁,你看你”
每个人都好面子,尤其是在孩子这方面。比如,一个孩子在舞蹈上比较优秀,有些家长或者长辈,总是忍不住让孩子秀秀。每当遇到熟人的时候,就让孩子表演。听别人一句“你家孩子跳的真棒,”,觉得脸上备有面子。
家长这么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会让孩子内心膨胀,会滋生骄傲的情绪。但是人外有人,当有一天遇到一个比他跳舞更好的孩子时,当别人都去夸赞那个孩子时,有没有想过,你家孩子会受到打击,可能会从此不自信,或者厌恶舞蹈,或者产生嫉妒心里,觉得那个孩子抢了她的风头。
还有一些家长总是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打击自家孩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都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有的孩子喜欢舞蹈,有的孩子喜欢象棋……
他在这学习方面不好,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不好,孩子不爱学习,我们并不能否定,将来这个孩子没有出息。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觉得什么好就让孩子学什么,如果一味的强加给孩子,只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或者厌学。
我们一个楼上东户的邻居那天说,孩子爸爸非的让他闺女学舞蹈,说女孩子不学舞蹈学啥去,但是她闺女一点都不愿意学舞蹈,说每次去培训班,都一脸的生无可恋。
我问那为啥还非的让她学呀,学不好不但浪费钱,还耽误时间,不如拿这个钱学她感兴趣的。她说她老公特别坚持,说交了钱就得让她去学,就觉得女孩子应该学舞蹈。
我想说我们能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女孩子也不一定只有学舞蹈一个出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心学习钻研,每个行业都有出路。
而且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是那种学什么都能学好的天才实在太少,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就选对的就好,不必要强迫,更不需要跟别家孩子比,说不定你认为优秀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还不如你家孩子。而且优秀的孩子实在太多了,我们也比不过来。
不攀比,不强迫,适时引导,因材施教,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度舒适的成长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要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的使命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