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乞丐

作者: 玉麟说情感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00:01 被阅读80次

炳荒和昌盛是我们乡镇有名的两个乞丐。和现在在街上行乞的乞丐有所不同的是,他们行乞不为钱财,只为了一餐饱饭,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乞丐。

炳荒一般都是去各个村落行乞的。十里八村没有没听过他的大名的。村子里有小孩不听话,大人就会吓唬他:“炳荒来了。”有小孩不爱干净,大人也会责备他说:“你怎么和炳荒一样?”

第一次见到炳荒还是在我的一个姑婆家里。当时姑婆家办喜事,年幼的我跟着大人们去喝喜酒。大家都在屋子里吃着酒席,炳荒拿着个碗一个人蹲坐在厨房门外。朴实善良的姑婆一家并没有驱赶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而是拿了些酒菜给他吃。炳荒就蹲在外面吃了个饱。这顿饭应该是他行乞生涯少有的一餐美食了。毕竟客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还不是残羹剩饭,也算得上是五星级待遇了。

第二次见他是有一次他行乞到了我家里。我家是村头第二户人家。也许是在第一户人家里没吃饱,抑或是没要到饭,反正他就到我家来了。我一见到他就害怕的急忙跑去告诉奶奶。奶奶叫我不用怕,接着就去厨房拿出一些剩饭剩菜给他。他从屋外的篱笆上折了两根树枝当筷子,然后坐在石墩子上吃了起来。等他吃完后,奶奶又拿了几件爷爷生前穿过的几件衣服送给他。他拿了衣服道了谢就离开了。之后我就没见过他了。

而昌盛似乎比炳荒混的好一些,他主要是在镇里乞讨的。他也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乞丐。其实他和炳荒一样,并不疯癫。我害怕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就年纪小。昌盛有一段时间是吃“公家饭”的。镇府食堂是他主要的饮食来源。

我大姑当时是镇里的妇联主任,她办公室对面就是食堂。每次我跟我爸到镇上赶集,都会去我大姑办公室。每到中午饭时间,老爸总会叫我一个人拿着饭盒去食堂蹭饭吃。可我没有一次蹭吃成功的。因为昌盛就坐在办公室到食堂中间的花坛边上等开饭呢。我拿着饭盒走出办公室没几步,看到他在那里都会被吓得嚎啕大哭,实在没勇气再往前走了,只好打道回府。这应该是我小时候较为恐怖的阴影了。

除了吃“公家饭”外,镇上的餐厅也是他颇为重要的饮食来源。比起炳荒,一日三餐都能吃饱是没问题的。乞丐和乞丐还是有区别的。

后来,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和家人搬到了镇上居住。平时经常和同学走街串巷满镇子乱跑。在镇上一些偏僻的地方,像纪念碑附近的凉亭等地发现了他的住所。他就住在这种四面不遮风,只有头顶能挡雨的地方。不由的想起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后来见到的流浪汉乞丐也就多了去了。但是不是都像炳荒和昌盛这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乞丐

    最早感受到乞丐是在上初中时,课间不知怎么就有一个人,忽然站在了讲台上声泪俱下,讲诉自己的悲惨经历!然后,就夸我们是...

  • 记忆中的乞丐

    炳荒和昌盛是我们乡镇有名的两个乞丐。和现在在街上行乞的乞丐有所不同的是,他们行乞不为钱财,只为了一餐饱饭,是真正传...

  • 记忆中的那个小乞丐

    在我十岁那一年的暑假,跟随父母来到一个海滨城市游玩。我们住的地方靠近海岸,一到晚上,海风吹在人脸上,有微微的海腥味...

  • 记忆中的一个乞丐

    小的时候 父亲在街头谋生 中午的时候 我经常要送饭过去 一次 又到了父亲那里 父亲打开饭盒吃饭的时候 一个乞丐站在...

  • 我记忆中的三对乞丐

    那天从海淀黄庄乘地铁到国贸,四十来分钟的车程,遇到三对乞丐,不知为什么,尽管过去来很久,他们却让我常常想起。 第一...

  • 记忆——住在树上的乞丐

    这两天看贾樟柯的《贾想》,触碰了记忆中关于故乡的那个开关。 声 人的记忆总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感觉相关。县...

  • 为何欺骗我们的善良

    在我的记忆里,施舍乞丐是善良之举。 我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他们自己一生非常节俭,却从不吝啬对乞丐的施舍。如果锅里只...

  • 一副特殊的对联,丐帮弟子卧虎藏龙

    笔者日前发表一文《那年春节, 和乞丐一起过年》,写的是儿时记忆,记录的是春节与乞丐有关的一点小事。今日所述,同样是...

  • 乞丐(一)

    空谷幽兰 记忆中,常常会遇到乞丐。 小时候,我住在村里,一个秋日的午后,姐弟三人正在院子里玩过家家,有人敲门,妈妈...

  • 老袁

    人们都叫他老袁。老袁并不老,他是个乞丐。 记忆中,自我记事起,老袁便在小镇上游荡。 白天东游西逛,饿了,见地上有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乞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bd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