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延安,我们总是在电视剧、新闻、书本上看到。对于这块红色圣地,总是充满了崇拜和期待。想要去那里看看,我们的革命先辈在那里的艰苦岁月。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建党98周年、建国40周年的七月,我有幸奔赴延安,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那一片热土。
短短几天时间,我参观了深入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遗址、王家坪纪念馆等地,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又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第一天,在踏入延安热土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巍宝塔山和绵绵延安河。站在延河边上,观看宝塔山的灯光秀,把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革命先烈在这里奋斗的岁月展示出来。当时下起了磅礴大雨,在雨中的灯光秀更加美丽;每个人都沉浸在其中,感受革命党员同志们的付出和努力。

第二天,我怀着庄严而崇敬的心情,乘车依次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等领袖和革命前辈先烈和共产党党中央与红军队伍生活工作环境。看着那里的摆设,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几十年前年前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看着墙上的照片,他们穿的都很简朴,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但是在他们的目光却透射出一种坚定,那就是革命一定能胜利的信念。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可以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一待就是十三年,并且在这里慢慢的积蓄力量,艰难成长,最后一举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解放全国的伟大胜利。
刚刚逝世的李鹏总理,他曾经也在延安渡过一段时间。

第三天,我去参观了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的剪影,从年少的十五岁到青年的二十二岁,了解到习主席那里的艰苦奋斗、慢慢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的过程。他帮那里的人民挖了一口井,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人民有电可用。


在参观的过程中,自己受到很大震撼。当时的生活、工作条件那么艰苦,就怀着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坚持到了最后。很多革命先烈在青春年华就牺牲了,这个世界,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多看几眼,更没有机会享受他们带来的美好生活。不禁想起那句话“那年乱世如麻,来生锦绣繁华”。
什么是延安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回想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伟大的时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强调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当代的我们,不会经历那么残酷的社会。可是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我们应该不忘革命党人的初心,牢记实现中国梦的使命,踏着沉稳的步伐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