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这头开的有点儿仓促。老公孩子都在家,忙活家务和刷剧休闲中,节奏就有些混乱,每早必更的日记文就成了敷衍了事的事儿。
年终岁尾,盘点与规划,这些事情虽然受眼前忙乱的干扰,可还是时不时的跑进脑海,遛入心底,持续发声。
心里不断追问:去年最大的收获在哪?思来想去,差点儿忘记过了好久才浮现出的是:孩子学业的进步。果然,对最。。事情的价值判断取决于你心底最在乎的事情。当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见得是别人认为的,同时你认为的最重要不见得是你事实上的最重要。认知与现实,你我和他我具有太多的偏差。
心里不停盘算:今年最该做啥?思来想去没个定论,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多少有点儿启发:做最该做的事儿。这也是仁者见仁的好问题,因为每个人心底都有不同的声音,同一个人也会在心底有若干不同的声音。
做最该做的事儿,也是首先面临价值判断的问题。对于年近半百的体制内职场人来讲,标志性工作成果的追求,已是基本到顶,如果再以成果导向型的价值目标来自我导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干脆寻一意义型的目标为向导吧,好让自己新行程航向清晰行动精确不迷路。最后我将这个意义型目标定义为,创造价值。这如同做企业一样,企业靠不断给消费者创造价值来实现自我价值,且创造的价值越大意味着自我实现的价值也越大,我想这一点放在人身上也是同理。
创造价值进一步落地的解释就是,给身边可及的人带来帮助和影响。如孩子家人,带给他们一些向上的精神影响,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好让他们生活工作的更舒心。如同事好友,给予他们上升发展上的一些助力,将自己可给予的一些经验,资源用于最关键的增援,助一臂之力减少走弯路走夜路。
对,淡看回报,与周边和谐,发挥一些自己能力可及的力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然,输出自己的能量,首先得有自己的蓄能,才会有持续的输出。因此定义好自己新年的输入端怎么做也是充分发挥输出端能量的前提。今年学业仍是重点的重点,是最该做的事情的头部。
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谈到做最该做的事儿就是一次一件事儿,而做完最高优先级事务之后,保持动态梳理优先级再次排序。估计我未来会保持1-2年最具优先级的事情是学业学位方向。
当然,这个方向不是一件事儿,是拆解成为单元的若干模块。用罗胖的话来讲,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就是拆整为零的能力。也就是说,我需要科学的拆解学业学位这个整事儿为若干关键要素,然后一个一个关键要素去攻破,专注与持续精进,最后就能无声抵达。而不拆解开来迟迟不能行动,时间也是一天一天跑掉,跑掉的是时间,积累的是焦虑,留下的是寂寞。
坚持创造价值,积累自己价值。坚持锤炼化整为零的要素提取能力,做最关键的事儿。新一年扔掉一地鸡毛,减少精神内耗,迈开大步走在温暖的春光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