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了初心,谈起了写作、开课等现象。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家的初心是什么?
文友费蜡斋说:“我的初心就是我愿意!就拿我的写作课而言,我看到简书大部分诗词写得烂到家,基本套路都不懂,所以我开班,开班是免费的,但讲稿有打赏,我也不拒绝打赏,但是我不是为了打赏啊。”
“我付费阅读的文章,是要来个时间差,不进群听讲的花钱读,就这样。要不,对进群的人不公平的。”
费蜡斋的精神让我很佩服,虽然我不想给他戴高帽,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初心”。毕竟现在有这种觉悟和想法的人不多,何况他在践行。
宋偲瑄老师说得直接而幽默,她说:“憋不住就想写,不写不行。”
看来真的是有感而发,忍不住的喜欢。
金麟圣兽说:“我开始是为了完成一个故事,对人生做个交代。后来越写越熟练,故事已经不是自己的故事,产生了可控性,于是继续,后来发现写的有些规模。这时文字丢不下,就尝试改变工作模式。毕竟干爱干的事顺便把自己养活了不是很好吗?”
我想像金麟圣兽这种想法的也大有人在。
爱好又恰好能养活自己,成为自己的职业,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吧。
心技一体则认为“初心”这种描述,本身就毫无内容,不知道在说什么。
喊口号最容易,所以所有人都在喊口号。
是个正常人,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哪有“初心”。
没有人使用“初心”这个词的时候还自觉反思的,是不是“本能”,谁在乎呢?
或许有些初心本来就不纯粹,就是夹杂着功利的。
佛经里面讲“初心”,但是此“初心”非彼“初心”,肯定不是鸡汤文里那个“初心”。
心技一体还特意发了一段《楞严经》里关于初心的经文,可惜我一窍不通,不过我真的挺想发给那些开口闭口念初心的人,希望他们能给我解释一下,不过想来也没必要如此执着,也就作罢。
……
文友费蜡斋的观点和言论值得让人思考,而且我觉得说得很对,让我对自己的言论也有所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格局和立场。
不要看到别人用写作赚钱,就指责人家忘记初心、忘记梦想、忘记爱好。
难道写作就要不赚钱,这才是爱好、是初心、是梦想?非要把赚钱和爱好对立是不对的。
赚钱是一种能力,用爱好赚钱不仅是能力,还有乐趣。
刻意追求不挣钱,才能保证爱好,这想法,俩字:迂腐。
好像有钱人必须头脑简单、素质低下、唯利是图,才心理得到平衡似的。
初心可以一直保持到老、到死,这个过程中不影响用写作赚钱,用写作赚钱也未必改变初心。
一个以爱好写作为初心的人,即便通过写作赚钱了,他爱好写作的初心也没有变。
金麟圣兽也说:“钱对没灵魂的麻袋来说,塞满钱都能直立起来。何况有思想的人,要成就自己,没钱很困难。所以钱是支撑!”
的确,有时写作到一定程度,名利自然而来,即使出发点不是因为名利。
任何人都要生存,有时要先挣钱养家糊口,有了名利,衣食无忧,再写自己喜欢的作品。
写作与赚钱难道就应该对立么?应该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而已!
文友心技一体则说:“赚钱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能坦诚自己在赚钱,非要装作一副帮别人提高写作水平的恶心样子。别把抱团点赞说成是“帮人提高写作水平”就算是坦诚了。”
这话比我还犀利,一看就是位耿直boy。
心技一体还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究竟是技术教育,还是人文教育?还是打着人文教育旗号的技术教育?
把“写作”当成商品卖,这其中本身带有欺骗性质,只是成分多少的区别,就简书而言,卖“写作”的人通常卖的都是营销能力。
问题是连“写作”都是含混其辞弄虚作假的概念,就别提“水平”了。
写作能不能利用技巧和套路去提高,到底是技巧重要还是天赋更重要?刻意的技巧会不会千篇一律,像模板里刻出来的,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特点。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难道好文章不应该是有感而发么?
……

其实说来说去,知识付费的时代,我接受并支持付费开课和阅读,毕竟人家付出了劳动,应该得到应有回报。有付出就应该谈钱,这不丢人。
我讨厌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纯粹为钱而来的课程,实际却是为了牟利。
应该关注的是质量,别为此伤了喜欢写作人的心,让小白们觉得如今的文字尽是铜臭和套路。
其实我最讨厌的是开口闭口的把“初心”挂在嘴边,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你的初心似的,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你的初心是什么你不清楚么?
有些人就是拿初心掩盖自己功利的本质,好为人师。
把好好的写作当做生意经也就罢了,还整的像洗脑一样就没意思了,这样真的是侮辱了老师、写作和初心。
……
我们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这些社会现象,毕竟客观存在,或许真的是“存在即合理”。
我也很高兴跟大家探讨各类话题。大家你来我往,妙语连珠,唇枪舌剑,思想碰撞,只因对事不对人。
网友评论
这件事情不是你我的错。根源在制度上,我有一次发牢骚,要求国家拔款给简书官方一笔写作基金,用来奖励优秀的作者,这样我们就无后顾之忧,伸手向我们的读者收费了,我个人认为,收自己内部费比较残忍,但又很无奈。但如果出书在社会上,比如新华书店那又另当别论。
意见相左,多有得罪,大人大量,望海涵。
这应该是更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