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文章全部来自文叨叨的简书发表内容,在文叨叨全部公开发表的41篇文章里,我以阅读量为标准,选取了排名前7位和后3位的文章。
他们分别是
1、裸辞100天 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
2、你喜欢现在的你吗 写在31岁生日这一天
3、拉开差距的 不是能力 而是这些常识
4、月薪翻20倍 从小编辑到百度高级产品经理 我是如何打怪升级的
5、打败平庸流水账的写作秘籍让你的文字会跳舞
6、应聘互联网产品运营 手把手教你改出一份实习生简历
7、一篇爆款文的诞生 我可能做对了哪几件事(上篇)
-以上为阅读量排序前7位的文章-
8、就想单纯地聊聊天
9、直播预告 职场答疑解惑 让你一次问个够
10、亲历知识付费拐点 我是如何换姿势奔跑的
-以上为阅读量排序后3位的文章-
2篇过万爆款
《裸辞100天,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发表于2017.2.4,截至2017.5.21简书平台的数据是:字数3620、阅读52494、评论798、喜欢2272
《你喜欢现在的你吗 写在31岁生日这一天》发表于2016.11.1,截至2017.5.21简书平台的数据是:字数3270、阅读29637、评论1070、喜欢1331
这两篇过万爆款从内容来看算不上干货文,也没有什么鸡汤成分,更多偏向文叨叨自己的阶段成长梳理。
叨叨老师在自己的课程里也多次用这两篇文章做案例拆解,我最大的体会是这原本应该是典型的理工科出身的人才有的朴实气质.....
这里的“朴实”绝对是褒义词。
可能和个性有关,我并不喜欢现在那些流行的标题套路,也不喜欢追热点的顺风写无脑爆款的作者。
就用《裸辞100天,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举例,这篇文章如果放到一些爆款网红作家那里,很可能会写成《BAT裸辞后,我如何用100天打造一个高端写作付费品牌的》
另外就像课程里说的,叨叨老师的文字确实很接地气,完全没有百度高级产品经理那个职位可能会带来的盛气凌人,语言用词就像个邻家大姐,我想这也是她一直可以持续吸引一批忠实粉丝的原因。
5篇高点击干货
这五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经验分享,有热点有干货。
以《拉开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这些常识》这篇文章为例,它发表于2017.02.25 ,截至2017.5.21简书平台的数据是:字数3104、 阅读9170、评论94、喜欢 464
这是一篇马上就要过万的文章,是叨叨老师关于职场的分享。
文章结构很清晰,不是教学般高高在上的平铺直叙,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用一个身边经常发生的小实例引发观众共鸣。
另外这篇文章有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作者本人的职业是副总编和后来的百度高级产品经理,说起职场经验就会自带非常大的信服力。
最后,通篇仍然还是邻家大姐一般的口气,让读者对作者有特别的亲近感,容易吸粉。
接下来点击率最高的是《月薪翻20倍,从小编辑到百度高级产品经理,我是如何打怪升级的》这一篇,2617个阅读点击量。
说实话从个人感情来讲,我是很喜欢这篇的,因为非常的真实——这点也对应了叨叨老师在课程里说的把读者当成闺蜜。
其实很多写作平台,还有一些专栏的经验分享,大多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容易把自己摆放到一个高高的位置,让人产生对大神的膜拜之情,却很少能把一个作者当朋友。
不过叨叨老师的文章却能消除这个隔阂。
3篇掏心掏肺却没有点击量的“失败作”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让人伤心的话题,出于职业习惯,我特意找了3篇点击率最低的文章,他们是
- 《就想单纯地聊聊天》简书阅读量208
- 《直播预告 职场答疑解惑 让你一次问个够》简书阅读量204
- 《亲历知识付费拐点 我是如何换姿势奔跑的》简书阅读量189
难道是文章水平不好么?
答案是否定的。
我反复读了几遍这些文章,其实文章不论是逻辑结构还是语言表达,完全不失水准。这么低的阅读量,只能说在知识焦虑的时代,大家都比较急功近利罢了。
太多人只想看简单易懂的方法,只想看如何可以短时间逆转人生,只想看最直接可以变现的渠道有哪些。
如果一个以职场干货分享定位的作者,一旦发布了和这个定位关系不是太大的文章,恐怕出除了少数忠粉确实也不会有多大的观众。
那么,这样的文章算是“失败作”吗?
如果从阅读量简单看,是的。
如果从定位试错看,没有。
如果从叨叨老师的个人风格看,没有失败。
因为在这3篇点击量平均只有200的文章里,我仍然看到一个平淡真实的邻家大姐,就像她在自己的简介里说的那样——“31岁已婚大姐,内心住着一个蓬勃的少年。 ”

写在尾巴
在浮躁的时代,很多人追求爆款,很多人急功近利,很多人临摹套路。
不过我喜欢一步一个脚印,用真诚文字帮助他人的那些作者。
愿现在这个平淡真实的叨叨继续保持本色。
PS:上篇作业仍还没有点评啊,我的助教老师~~附上地址http://www.jianshu.com/p/c7611ffd600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