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伯克段于鄢2

郑伯克段于鄢2

作者: 丁于_18d4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23:12 被阅读0次

如果《左传》的这段描写是真的,那么让我来试着猜一猜当时发生了什么。

郑庄公生于公元前757年,继承君位是在公元前743年。这时候我们的郑庄公多大?——14岁。试想一下,一个十四岁的小孩继承君位,那么这个国家谁说了算?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我们的慈禧老佛爷。

当时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还没到后来战国时候的那个地步。我相信武姜作为王室的女眷,在国事上没有那么大的发言权,但是如果这位老太太真的有心想让自己的二儿子当国君还真是有办法的。毕竟十四岁国君的生母要想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简直不要太容易,想想后来的芈月还有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就知道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还真的不大相信这位母亲支持自己的二儿子造他哥哥的反。

我更愿意相信这位母亲迫于形势压力让郑寤生继承了君位。她可能很喜欢他的二儿子,并因此而为他争得了更多的资源。毕竟当时是封建制,国君封自己的弟弟再正常不过了。

再说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会不会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孩该有的心机呢?

不大可能吧。

十四岁的国君,国事上应该有世家大族的元老和得力的朝臣来运行着,家事上也多半是母亲在主持。他能做的更多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那现在再看看庄公的弟弟——叔段。他没有哥哥的名气大,所以我查不到他的生卒年份。按最大的年龄算也就十二三岁,这么大一个小孩被封到封地会有造反的心吗?恐怕晚上还会哭着喊着找妈妈呢。

“郑伯克段于鄢”发生的时候已经是郑庄公继位二十年后了。这时候郑庄公34岁,段也应该有30岁了。经过了二十年,如果说郑庄公一直对弟弟有怀疑,那么不会坐视不管吧。这位段如果有不臣之心也不应该等到二十年之后再去挑战已经坐稳江山的哥哥吧。

基于这些分析,我觉得这件事并不是《左传》里所记述的那样。这更像是《三国演义》,——一个基于历史的大框架和基本人物而编写的故事,一个反应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故事。

《春秋》开篇的那位国君“鲁隐公”在摄政称公11年后,被一位名叫“挥”的公子和后来的“鲁桓公”密谋弑杀了。所以孔子他老人家说“春秋无义战”,很是痛心。也可见围绕着权力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郑伯克段于鄢”这几个字来看。我猜当时是郑庄公主动出手打败了他的弟弟段。至于原因可能是弟弟太招摇,或是不太服他这个国君。总之为了能够成全霸业,郑庄公出手解决了弟弟,然后用一系列的动作使自己成为了《春秋》这部鲁国国史记载里的第一位霸主。

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我就这么多想法。历史是个很让人着迷的东西,那里面有太多太多故事了。我身为中国人真的很幸运,因为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那么多故事供我来读,来思考。

相关文章

  • 郑伯克段于鄢2

    如果《左传》的这段描写是真的,那么让我来试着猜一猜当时发生了什么。 郑庄公生于公元前757年,继承君位是在公元前7...

  • 郑伯克段于鄢

    段欲望无限,庄公纵容他到欺君反叛的地步,一击致命。 若早加管教修理,段是不会做大做强到欺君反叛的。全局尽在庄公掌握之中。

  •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 郑伯克段于鄢

    《古文观止》第四九篇 女扯父耍 为其搭一彩屋 其拊掌笑 欲使父再搭一摩托 父命其自建 诺而行之 须臾即成 母见而瞠...

  • 《郑伯克段于鄢》

    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

  • 郑伯克段于鄢

    很久以前,郑武公娶申国女子,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一个是共叔段。生庄公的时候,武姜难产,先出来的,是...

  • 郑伯克段于鄢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姬寤生攻打他弟弟姬段的封邑京,姬段逃到鄢,又被郑庄公打败,逃奔共国。 在此之...

  • 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武公,娶申国武姜为妻,生二子,长子是庄公,次子叫共叔段。因为武姜生庄公难产,故取名寤生,有厌恶的...

  •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 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娶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替共叔段请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t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