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孩子生病,手机一直搁置没有看。等到孩子能蹦蹦跳跳去上学了,可是发现微信里的信息高达上千条,幸亏手机内存足够,否则估计都开不了机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想一一帅选后再删是几乎不可能的了。于是,只能从那些群开始删,突然发现一个陌生的群,我不知什么时候被拉进了一个微商群,里面已经好几百条信息。我拉到顶部一看,就是孩子生病第一天被一个亲戚拉进去的,她貌似刚开了一个微店,看到群里的人数不少,应该是把所有她认识的圈友全部拉进去了群里。从建群那天开始,每天各种产品信息轰炸。说实话,我一个都没有点开看,固定时间段删一次,但是这样也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我删信息的时间,可以做其它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书,陪孩子等。然而因为是亲戚,不好意思直接退群,所以只能忍受每天三次删信息。当然也有一些好处,比如,很多无聊的,整天没有太多正事可干的群,被发现而后直接退掉,微信瞬间清净了许多。
这算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了,一般的人不会把认识的人直接拉到一个群里,让人这么每天直面毫无意义的信息。而群里的人也因为顾及彼此的颜面,而不得不呆在群里,虽然占些内存,但总归面子还在。
大部分的微商,在开店之初,会先发一条开店信息通知给每一个人认识的人,表示已成店主,卖什么,大概适合什么人群。然后每天就是在朋友圈里开启产品信息轰炸机,把通讯录里每一个人炸得都不敢看圈了,因为圈里已经不再是一片安宁,纯净的乐园了。关系一般的,不亲密的,基本受不了这种折磨,直接就屏蔽了。可是却苦了那些跟群主有关的密友们,不能屏蔽,不但不能屏蔽,还得不时地看看人家发出的商品信息,尽量地给人家带点生意,否则彼此尴尬。
曾经有一个熟人,有段时间我看到她总是在我们上班的时候,不是在秀美食,就是在秀运动。我就好奇问了一句:你不上班么?怎么整天不是吃就是玩?她回了我一句:没上班,自己在做点事情。我又多嘴问了一下:做啥呢?天天这么爽?她答:有机会面聊。貌似还蛮神秘。
没多久,在一个巧合的时间偶遇,然后她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起了她的事业,说她在开什么超市,网上的,会员制。一通介绍下来,她问我有没有兴趣?我也不好意思回绝她,就说,我再了解一下看看吧。就说这一句话,让她对我充满了希望,以为有一个下线出炉了。于是,每天微信问候,嘴也变得好甜,每天姐姐地叫个不停,然后没一会就问,入会的事,你考虑得怎样了?如此这般过了好久,有次我们在外面又差点遇到,幸好只是我看到她,她没有看到我。为避免碰面的尴尬,我赶紧避开了。以后她再发微信给我,我不敢再回,一周以后,终于没有再收到她的太阳与微笑,我也长吁了一口气。但是,从此以后,我不会主动再见她,如果不幸面对面遇到了,我也会仓皇逃走,我似乎没有办法很淡定地去面对一个如此执着的人了。我实在担心,当我们再碰面多聊几句,我可能会被更加猛烈的战斗机给炸得无处遁形。
其实我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微商,后来发现每天必须如炸弹一样,每天轰炸朋友圈才有可能卖掉一件产品,我退出了。我不想被朋友当成一个往朋友圈里仍垃圾的人,最终的结局不是被屏蔽,就是被朋友远离。我想还是保持自己朋友圈的干净最重要吧?前两年,在一些群里被人请求加朋友,很善意的加了以后,却发现为自己的好心买单,之后屏蔽或者直接删除,后来,就再也不敢随便接受朋友请求了。
平心而论,我尊重每一个用合法途径,努力挣钱的人。如果微商也像当年的淘宝店家一样,都是在后台默默付出,没有影响朋友,认识的人,甚至毫无关联的陌生人的话,他们的路可能会走得更宽一点。然而,如今这样的推广模式,除了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和反感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的积极作用。
我曾在一些微商那里买过一些东西,但是每次都是第一次使用后就直接屏蔽了。或者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淘宝店家的沉默,也适应了实体店老板的本分,对于其它的经销模式已经无法接受了。
那我只能用选择性遗忘的方式来对待了,虽然有些无奈保留了你,但是并不是说我认同了你,有可能我从来不会在你那里购物。
所以,不管对微商还是对添加了微商的顾客来说,都是一种适应和考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