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我们途经鄂北山乡,走进了刺槐花的海洋,沐浴着春风雨露,徜徉在刺槐花芬芳清新的世界里,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刺槐,又名洋槐,是我的家乡最为常见的树之一。每到暮春,成片成片的刺槐树不约而同地开花,白花花亮晶晶一片,芳香四溢,清甜可人,沁人心脾。
刺槐树属落叶乔木,树杆为灰褐色,通常并不十分高大,算不得什么栋梁之材,但枝叶荫荫翳翳,非常适合纳凉。
它的枝桠任意伸展,婆娑无羁,极富韧性,农民常用它来做轭头、扁担、犁把儿等工具;它的树皮粗糙皲裂,点缀着棘刺,枯槁沧桑,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无不令人怜悯难忘。
山区气候异常,空气却是最为洁净的。刚才还是风雨飘洒,倾刻阳光斜照。一弯高大炫丽的彩虹顿时飞架在山间,彩虹桥下是飞鸟在翩跹,碧绿的油菜和麦苗随风摇曳,起伏的远山尽在七彩桥下,引得同行的青年男女感叹不已:“哇,真美呀,好多年都没有见到彩虹了!”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路边的槐花则串串缕缕,晶莹剔透,比不了彩虹的美丽,竟然羞愧得落泪。
春风春雨、巷陌溪流、飞禽天籁、鲜花彩虹……好一派桐柏山麓的春色。要是不回家乡,哪能见到如此景致呢?事实上,这样的景色在山里人看来,并不稀罕,只是我们回家少了罢了。那一抹斜阳、一隅阡陌、一幅画卷,虽常驻山间,可欣赏它的人还是很少。“险以远,则至者少”,其实美景遍地,的确是去的少了的缘故。
如今,人们常常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里,久居樊笼,回乡甚少,不见彩虹。但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栉风沐雨,恬淡自然,并不在少数,他们对乡情最为眷恋,从来不愿背井离乡,生活才最为淳朴、真实。
“爬上刺槐的臂弯里惬意地休憩,摘下一片轻薄的槐叶当牧笛悦耳地吹响,捋一把槐花咀嚼出清新的香甜”,这些儿时的乡间记忆,似乎伴着我回乡的脚步愈来愈近了,它才是最美的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