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隐忍的情绪

作者: 金玲老师的生涯空间站 | 来源:发表于2016-08-04 18:46 被阅读733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情感最难表达,那就是愤怒。

中国人最隐忍的情绪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说“独处时思考,生气时睡觉,糊涂时读书,清醒时做事”,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迁怒给别人。然而从中医角度来讲,很多病症却是在睡觉时得的,特别是生气或愤怒时睡觉,长期的话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我开始留意,职场中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

   一首愤怒的歌。《感觉身体被掏空》在朋友圈刷屏,描述说一位白领去机场准备接好久不见的父亲,老板却说要开会。我相信老板和员工那时可能非常愤怒,如果老板不是因为业绩生存压力也不会自讨没趣,如果员工不是因为业绩压力多年不回家的话也不会无法忍耐老板此时的开会。在这里,多年未见的亲情、说走就走的远方、现实生活的苟且,还有内心愿望几经努力无法实现的煎熬,无力和愤怒一时在朋友圈爆发。

    一只愤怒的小鸟。当愤怒的小鸟游戏慢慢淡出人们视线时,电影愤怒的小鸟重回人们视线。红色的愤怒小鸟出现在各种商品上,我儿子想要愤怒的小鸟口香糖,国美门前玩起了愤怒的小鸟真人版游戏。更有美女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愤怒的开门下车要把老公拉下来,结果一死一伤引发全网民愤怒的讨论“规则遵守的重要性”。 类似的愤怒还有美女开车随意变道被帅哥暴打;湖北发大水时一些大妈居然告诉部队官兵快点修坝,否则影响跳广场舞。看到这些时,如果不愤怒的话,我也是醉了。

   愤怒仅仅停留在新闻里吗?

   其实职场生活中愤怒随处可见,只是我们有时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有时间觉察到的话,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职场环境,从不鼓励我们去表达愤怒。所以才有了前人文章写的“生气时睡觉”,宁可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啊!

   为何会有那么多愤怒呢?愤怒于我们有何价值呢?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愤怒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它与人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系统密切相关。这套系统帮助人类的祖先在野外环境对抗或跳脱敌害,许多动物也有类似的系统。人体起动愤怒情绪,做好瞬间爆发(反击或是逃跑)的准备。从心理学方面来讲,愤怒导致力量,那是一种摧古拉朽的洪荒之力。

  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中大多不鼓励表达愤怒,隐忍愤怒是成熟的表现。然而长期隐忍愤怒必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何做到不伤害别人 ,同时也不会伤害自己呢?下面介绍贝克认知疗法是如何做的。

  第一,对情绪有自我觉察意识。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我问同学们“你们如何理解情绪?”一半以上的同学说自己没有情绪。后来发现同学们对情绪有很多误解,“绪就是发脾气”,“情绪会影响同学关系”,情绪在人们生活中经常扮演一些不好的角色,很多同学敬而远之,不允许自己的情绪存在。或者很多时候把情绪当成“思想或想法”。而实际上,情绪与想法是两个独立的系统,需要我们长期觉察训练才可以发觉。佛家所说的“觉悟”其实也是要人们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那么,觉察从哪儿开始呢?首先要有觉察意识,其次是觉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当一些不让人满意的事件发生时,我们的身体状态会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来。

  第二,觉察自己的愤怒情绪。这是“你知我不知的一部分“。愤怒情绪会带来身体反应,比如肌肉紧张、颤抖、心跳加快,脑后两侧会有紧张感等。不管怎么样,自己的表情会被别人感觉到,并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因此,当你注意到别人的态度表情不对时,应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可能不会好到哪,再关注一下身体反应,问一下自己“发生了什么?此时我的情绪是什么?”“如果用数字1—10评估一下的话,会是几分呢?”然后深吸一口气,根据分数的高低,进行下一 步。

 第三,迅速调整行动策略。当确认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后,首先承认自己的愤怒情绪,并允许自己的愤怒情绪存在,问“自己此时的行为目的是什么?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还是希望达到行动目的?”当自我回答是“希望达到目标”时,继续提问自己“大家有情绪了,采取什么策略更有利于达成目标呢?”,在这之后,当大脑重新获得氧份以后,一般来说,就能够想到更多的办法来解决。如果大脑告诉自己“希望发泄情绪”的话,那么需要告诉自己承担发泄情绪的责任。

  第四,愤怒后的反思。原始时代,人们利用愤怒逃避危险,获得安全,而当今时代愤怒仍具有积极正面价值。愤怒之后,余威仍在,此时的愤怒其实是非常好的成长机遇,我们可以自我觉察,找到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一般情况下,愤怒往往会触碰到“深层次的不满意”,相反的“不满意的背后其实是期望”。可以提问自己“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做什么事,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如何做,可以更好的达成目标呢?”

  如果以上还不能满足你的“愤怒管理”的话,还可以尝试运动疗法,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也可以尝试看一本书,转移注意力;也可以看一场恐怖电话,释放压力;也可以参加一些团体聚会,在那个安全的团体环境中,把你的不满意表达出来,获得理解和支持。(金玲2016年8月4日星期四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相关文章

  • 中国人最隐忍的情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情感最难表达,那就是愤怒。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说“独处时思考,生气时睡觉,糊涂时...

  • 隐忍的中国人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次的改朝换代,除去内忧外患共同导致换代的情况,自身更迭的朝代,到底是要到什么地步,兔子才会跳起...

  • 隐忍的情绪(207)

    情绪有四种:伤心、害怕、难过、高兴。 有很多人的情绪特别能隐忍,因为怕影响别人或伤害自己,而其实隐忍就...

  • 我的十四行诗

    承载过最普遍的赞誉 遭遇过最亲近的打击 享受过最腐朽的奢靡 隐忍过最不堪的唏嘘 拥有过最美好的情绪 失去过最遗憾的...

  • 【上篇】读懂情绪,就读懂了孩子的一半

    中国人历来被要求隐忍,在我们很多人小的时候都被教育要隐藏、控制自己的情绪,认为这样才是成熟懂事的标志。 爱笑的孩子...

  • 后来,大多羡慕与过往有关

    01 总是羡慕孩子,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所有的情绪,成长伴随着顾虑、自尊、情绪、隐忍让我们长成了小时候想要的年纪...

  • 爱你在心口难开

    中国人表达情绪太过含蓄了。可能也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大家普遍都是比较隐忍的性格。 我们的父辈们,看起来日子过...

  • 论中国人的“隐忍精神”

    说起中国人的“隐忍精神”那就 很厉害了,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排在第 一号的,有一种动物可以完美的诠释 中国人的...

  • 陪你走出失恋的痛苦(九)情绪是失恋的最强敌手

    人但凡有烦恼,都和情绪脱不了关系。不过现代都市人在工作、生活、情感中产生的情绪,通常习惯于隐忍。隐忍的好处在于不会...

  • 岁月依旧 我忆旧

    简短的话语,是最窝心的感动, 这种感人的情绪,往往会让人失去最初的理智。 感动过后的冲动,是隐忍了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最隐忍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th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