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养生方法。
这个养生方法主要是教我们要顺应四时来养生,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既然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为什么还要养阳呢?我们又该如何养阳呢?
01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
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度,就会伤阳。
比如,上班时在空调屋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空调也是不离身。时间一长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
再如,饮食方面吃喝太凉(喝冰镇啤酒不够,还要再加冰块),亦会伤着阳气。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我们就需要消耗阳气去使它平衡。
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四肢就会最先出现冰凉,继而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
02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
阳虚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怕冷,另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眼泪、鼻涕、口水动不动就流出来了。
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从年龄段来区分,则是老人居多。
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还可能背部发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有的女性月经不规律,有淤血,颜色发黑,怕冷。
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但都有寒的问题在里面。
建议食疗方
祝門|怀姜黑糖膏+黄精黑芝麻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