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互联网产品团队的分工
探索型:创始人完全担当所有的角色. -> 初创型:产品经理/设计师 -> 中大型:交互设计角色开始独立 -> 细分型:项目管理角色开始独立
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会有误解,原因是相互的不了解.产品经理想我也会画线框图的,交互想我也会提需求啊,但事实上会画图的不一定是交互,会提需求的不一定是产品.
大部分人看待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只看到了表面:画线框图.但要设计一个好界面,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排版技巧/信息设计技巧,以及美学基础,更需要对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从中归纳出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需求.
对团队而言,有了交互设计后的好处:
1, 有人关注并负责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的细节设计
2, 有人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产品的用户体验,让流程更到位.提供更多的方案供团队讨论,发掘其他的可能性.
3, 把产品经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线框图/ 流程图或其他手段可视化表现出来,方便团队一目了然的理解和讨论.
对于不同的需求,交互设计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专业支持:
1. 小需求->设计界面细节
2. 中小型项目->定义问题和目标, 设计界面细节
3. 大型项目->展开用户研究,定义问题和目标,设计界面细节
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
1. 评估产品机会; 2. 制定产品目标和机会; 3. 规划产品的发展路线图; 4.定义产品需求和业务目标; 5. 监督需求的实现; 6.关注市场反馈并作出及时调整; 7.维护不同团队的沟通.
目的是让产品实现长期的用户满意,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把产品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
交互设计师的主要工作:
1. 分析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 2.分解阻碍用户达成体验目标的关键因素; 3. 制定设计目标和策略; 4.设计信息架构,用户操作流程, 导航和UI细节; 5. 输出相关设计规范文档,简历并维护设计规范; 6.跟踪视觉设计,技术开发的实现情况; 7.优化产品可用性,持续改善用户体验.
目的是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有机关系,有效实现用户目标和产品目标.
年轻设计师应当多问为什么,不能只纠结于交互效果的复杂细节.
交互设计师的职能价值
将需求转化为解决方案的能力,是职能价值. 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从抽象到具体,模糊到清晰, 设计师将解决方案可视化提供团队讨论,帮助确认和发掘产品的更多可能性.
交互设计师的数据价值
交互设计师还要将设计的解决方案与那些重要的衡量指标(如跳出率 退出率 转化率等)结合起来,转换为数据价值,去帮助促进业务增长和产品发展.
分工不是最终目的,分工是为了得到更专业的决策支持,同时提高效率.
二. 交互设计方案的评价
1. 有用性:能同时满足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 [又要有商业价值 用户又喜欢, 主要看价值]
2. 可用性: 用户容易理解 学习,使用无障碍. [用户主观感受,即时反馈]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01.可视性原则: 系统状态有反馈,等待时间要合适;
02.环境贴切原则: 使用用户语言而不是开发者语言, 贴近生活实际而不是学术概念;
03.撤销重做原则: 操作失误可回退;
04.一致性原则: 同一事物和同类操作的表示用语要各处保持一致;
05.防错原则: 关键操作有确认提示,及早消除错误操作;
06.易取原则: 识别剩余回忆, 提供必要的信息提示 (可视和易取),减少记忆负担
07.灵活高效原则: 为新手和专家设计定制化的操作方式,快捷操作可调整;
08.易读性原则:减少无关信息,提现简洁美感;
09.容错原则: 给用户明确的错误信息,并协助用户方便的从错误中恢复工作;
10. 人性化帮助原则: 无需文档就能流畅应用当然更好,一般的文档很必要,而且也提供便利的检索功能,面向用户任务描述,列出具体实现步骤,并且不要太冗长.
3. 吸引力:打动人的细节,或超越用户期望的设计
如华丽优雅的动效,可定制的首页.可研究一下KANO模型.

三. 交互设计方案的决策方式与过程
不管是哪种团队结构,个人决策或者群体决策,都有利弊.存在分歧是必然的,要有专业人士做决策.交互设计师要成为一个耐撕的人.在决策上,首先要保持人和,和上下游保持好关系.
1. 使团队保持清晰的 一直的目标,并坚持不妥协
2. 允许妥协无伤大雅的细节,避免钻牛角尖,或过度设计
3. 保持开放心态,倾听各方意见,但是要自己做决定
内部review和外部review: 内外部评审的技巧.都需要从轮廓开始一步步找大家评审.
四. 如何推销自己的设计方案
1. 将思考过程可视化



2. 自己人效应
对自己人做的事和说的话,更容易接受. 交互设计和产品经理一起做决策,一起分析.
3. 准备一份PPT,展示分析过程和设计思路.
详细有逻辑的展示思路
4.讲一个动听的故事
帮听众快速进入情境,如何一步步使用产品和功能的
5.掌握必要的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
口头+文字的表达,多走出去讲,多写, 收到反馈就知道好不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