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间断的在听大巴的喜马拉雅音频,接触到新的事物,我喜欢追溯到最开始顺序着听,从2015年的第一期,一直听到目前的2017年,从头开始能够更好的get到作者的理念,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一直在践行用不懂理财的小白甚至老年人能听懂的语言,去讲解理财知识。听起来很受用,比听所谓的专家教科书级的讲解要更有趣的多,让人感兴趣。
今天刚听到作者对《小狗钱钱》的引导阅读,这本书我看过,也刚给孩子买来阅读。但我真的讲不出那么通顺简洁的读后感,我会更多的引用原文而不是拿自己的话说出来,听者理解起来会很费劲,我也很苦恼。所以我来思考这个问题,读书是输入,给别人讲出来就是输出,如果能高质量的输出,也就是大白话讲出来,让小白们都能听懂,那就是对知识本身理解吃透的最高境界,所谓大道至简,大概率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思考我的读后感,喜欢原文的堆砌,然后加一些附和的注解,少了独立思考在里头,听了大巴的音频以来,已经有个明显的进步,读到的知识联系到对自身的指导意义,不再为读书而读书,将书中的精华学习到就不虚此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喜欢给别人推荐读物,如果我觉得很好的书,我会兴奋的忍不住推荐给亲朋好友,生怕他们会错过什么。结果往往是,他们无法跟我产生共鸣,因为我只是推荐一本他们看来无关紧要的书,优先级自然是没有的,往往不了了之。思考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害怕给他们介绍这本书,因为我记不全里头的大段黑体强调,往往是原则一、方法二等等,我担心自己憋足的理解他们听不懂。
我进入到了一个误区:
首先,我的输入不过关,可能仅仅数量上看完了一本书,有了成就感,消化掉的知识少的可怜,从而没有多少可输出的干货。
其次,我缺少言传身教的案例,对于看到的知识,我实践的少,只是精神上在捧场喝彩,行动上却无动于衷,跟别人讲,没啥说服力。
最后,我要起步开始练习我的发音,少用嗓子应扯,说一会就哑了,学习用腹部发音,说话不累,能长时间清晰的说话。有在练习腹式呼吸,没有坚持,继续加油,继续我的喜马拉雅发音课程-《如何练就好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