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作者: 我不是恶棍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09:48 被阅读0次

牟宗三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它是从尧舜禹汤的圣王传统发展而来的德性的学问,它的主要课题是生命,是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的。中国哲学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它旨在启发人的良知。由于中国哲学向内的传统,也因此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的传统。

二、儒家、道家、佛教这三种哲学流派

诸子百家的产生都是由于周文疲弊,孔子出于肯定周文的态度,提出了仁的观念,目的在于恢复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良知。儒家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这是儒家的本质所在。道家则否定周文,认为礼乐是束缚人性的形式主义,它主张自然、无为。而道的观念是从无为而来的,无为是去除了外在约束和限制的状态,无为又引申出了“无”的观念,无是一种生活上的实践,达到了无的境界之后,进一步创造出有,到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相结合,被中国人吸收、发展,成为与儒家、道家并列的思想体系,佛教讲缘起性空,认为万事万物是不可理解的,生命是如幻如化的。以佛教的角度看科学知识,科学是一种执着,但其中仍有真理性,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中国哲学的纵贯系统

牟宗三认为,儒释道三家都指向终极形态层次的问题,因此都属于纵贯系统的哲学。其中儒家是最彻底的纵贯系统,因为它肯定了道德的创造性,肯定了仁和性的超越原则,道家和佛教则是纵贯横讲。道家肯定了道,却将道的创造转化为消极的不生之生的境界形态,开出了艺术的境界,观照的境界;佛教不肯定道和性,佛教将终极的追求转化为佛性和法身,佛性和法身无法创造万法,而只能保住万法。总的来说,儒释道三家指向之处是同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并列的异同。这就是牟宗三提出的中国哲学的纵贯系统。

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史笔记(一)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

    一、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 我们研究或者学习中国哲学的人承认中国是有哲学的,虽然中国哲学里面缺少辩证法。但是...

  • 《晴耕雨读》第1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1- 关于《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1895-1990年)写过两本中国哲学的通史,即《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

  •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跟西方哲学的很大不同是宗教,宗教的核心就是哲学,但是中国的宗教跟中国的...

  • 哲学的缺陷

    中国,原本没有哲学,因此也就没有哲学家。后来,西方的哲学引入了中国,中国人便学了哲学,从而有了蹩脚的哲学家...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总导读 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是怎样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哪些区别?中国人为何不关心宗教?中国哲学等同于儒家思想吗...

  • 你如何面对你的日常生活?

    中国古代哲学在今天的价值 《哈佛中国哲学课》这本书首先为中国哲学重新“估价”。与西方哲学注重概念和逻辑不同,中国哲...

  • 《中国哲学简史》:浅谈中国哲学

    1、哲学与宗教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注重宗教的力量。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辨析“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 中国哲学入门--《中国哲学简史》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的对立统一 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圣人的人格:"内圣外王" 既是最理想主义的又是最现实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qu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