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育方法是完全摒弃惩罚的,我认为可以就孩子的超出边界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措施。就像我们的社会需要有爱,有包容,接纳,同时也要有警察。
但是你不要采取那些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的方式。比如禁止孩子与朋友一起玩耍,让家人不理不睬孩子等等。
合理考虑给孩子设立“少看一会儿电视,不准玩电脑游戏,提前睡觉,或者是打扫房间”之类的方法。
有的时候你对孩子的约束手段可能并不奏效。比如说你让他面壁思过,冷静三分钟之类的。
这是因为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应对你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孩子会对你说的内容“充耳不闻”,还会在自己的白日梦里游离,完全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此时你的这种方式就会正中他的下怀。
所以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来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约束方法。你的方法不能过于冷酷,机械,还需要因材施教,具备一定的弹性。
家长要注意,当孩子犯了错误,处罚孩子的方式,绝不要过于冷酷、机械或者缺乏同理心。特别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因为气愤,感觉权威受到了挑战,而故意加大了惩罚手段去报复孩子。
你的目的是给孩子设立边界,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充满温情、相互尊重的关系,才会让你设立界限的这种行为被孩子真正从内心接受。
另一面则是有些家长怕惹孩子不开心,而屡次降低标准,或者干脆不敢执行提前说好的处罚手段,这会让你的威信降低,也会让孩子知道你的规定形同虚设。
你不妨和伴侣谈一谈,找到自己内在虚弱的原因,还可以求助专业的咨询师,发掘出自己隐藏的情绪与创伤。
你不可能控制一个孩子头脑里的想法。因此,如果你想要影响他,最好的方法是做出解释和表示理解。
在你和孩子站在一起的时候,让他觉得你和他是盟友关系,这有助于让他感到安心,同时能主动参与去解决各种问题。
当我们自己搞不懂手机的功能,或者又被哪个APP无缘无故扣了款却不知道如何申诉,我们往往会生气着抱怨,而且期待着旁人能够理解我们,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孩子们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比如学着系鞋带又没系好,想要找哥哥姐姐玩,却碰了一鼻子灰,被老师布置的作业难住了……他们同样也会有情绪,所以,请理解孩子的失望和怒气。在他们情绪平复下来以后可以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如果他们还想自己尝试,那么就请鼓励和信任他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