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傍晚,我和丈夫在厨房吃饭,手机放在屋里充电。吃过饭,一看手机有几个未接来电,丈夫打过去,原来是孩子的班主任打的,他说孩子肚疼已请假回家了。一看时间,班主任打的电话已经过去20多分钟。
我俩迅速骑上电动车,开始去学校接,慌的差点闯红灯,丈夫一会儿吩咐让我坐出租车,一会儿又让我去县医院直接等人。跑到学校前、后门一看都没有人,就赶紧返回,在返回的路途中,不停的给家中打电话,仍没有人接听,这断定孩子还没有回家。孩子没有手机不可能联系到出租车,看到102路公交车还在工作,也许是坐公交车回家了,于是就到隆盛路公交车站点等候,我俩兵分两路,一人在家,一人去车站等侯。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钟头了,丈夫在车站还没见到孩子的人影儿,于是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让再等一会儿,看着问题不大,应该自己能回家,也许快到家了。很长时间也没见一辆公交车,路人说102路公交车都不经过那里。其间我俩不停地打电话,确认孩子还没到家。我在家也坐卧不宁,于是步行到杜康大道瞅瞅,走着看着,快到南街小学了,还看不到孩子,路上行人稀少,车辆减少,一看到出租车,我就瞪大眼睛,盯着去的方向。心想:“不会太严重,若严重老师不会让他一人回来。这段路程,快两个小时了,步行也到家了。是否还在教室,请假好了没走?”丈夫在街上已转了几圈,只好在家里等待。于是我让丈夫给班主任打电话,询问一下谁在上课,孩子是否还在班里?他觉得已经和班主任打过一次电话,不好意思再打了。但不打也不行,我们到底去哪里找?结果一打电话,班主任告知我们,他仍在教室。我们才松了一口气。赶紧开车去学校南门接他。
昨天下午,又到星期的时间了,以前约好他下学直接去我们学校。可我等到3:50,还没看到他,心想他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了,我只好骑车顺着去高中的路上转了一圈,也没看到他,于是直接回家了,到家一看,孩子没回来。停了一会儿,丈夫说:“这么长时间应该早到家了呀!到底又去哪里了?你不是第六感超强,你说他去哪里了?”我想了想:“也许他知道我们四点半下学,踏着这个点去的,而我又早回来了,他去一定扑个空。”丈夫只好骑着车又去转了一圈儿,刚到学校门口,就看见他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着。孩子说:“我妈四点半下学,我不想早去。”我俩真是不谋而合呀!母子连心呀!
我在想为啥事情一开始我不那么想呢?非得等到事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这么想。若早有预见,孩子在教室,就不用煎熬两个小时;若早知孩子会下学到,为啥不再等一等呢?
遇事别慌,冷静等待,烦心事就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