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6岁女孩和四岁男孩的妈妈。孩子带给我第二次成长的机会,我阅读了正面管教、PET 、非暴力沟通养育书籍。我希望能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养育环境。育儿先育己,我是最需要学习和改变的,我们原有对养育的观念来源于我的原生家庭,父母给予了我他们那个时代,他们能给的最好的教养氛围。很感恩我们父母对我的教导。现在的10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我们是无法比拟的,我们需要用未来的眼光, 陪伴孩子成长,做园丁式的父母。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和善与坚定,但是我已经走在修行的路上了。
社交能力--沟通篇《亲子沟通密码》
目标:帮助孩子从失败、错误、冲突等事件中获取能量进而解决问题,建立自信,赢得合作。 掌握沟通密码,培养高情商孩子。我希望能成为这样的妈妈:“不以控制孩子,让他们顺从听话为目的,而是能够贴近他们的心,点燃他们的动力,发掘他们的能量” 。良好的沟通模式不但可以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并且能够正视挫折、聚焦目标,成长为有内驱力的人。
幼儿园和小学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孩子在和同龄人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言语冲突,比如:孩子之间最喜欢说的就是:“我讨厌你,我不要和你做朋友了”。其中,每一个指责和批评他人的人,都是在悲剧是地表达自己的善意。我们如何去解读这样的行为,引导孩子对理解言语背后的善意,很重要。
案例:在日常带娃过程中,有些妈妈经常会说,你不乖,我不要你了。这是在威胁孩子,做父母真的会因为孩子不听话,不要孩子了吗?当然不会了,这句话背后的动机:希望通过威胁孩子,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我曾经也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孩子是敏锐的雷达,对情绪的感知非常灵敏,因为语言的发展局限,他们不善于地解读、解释,往往造成沟通的障碍。孩子会真的认为:妈妈会不要自己了,而听话照做。孩子没有能力反抗的时候,会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感受到叛逆期带来的挑战。
沟通的真谛是心与心的联结、智慧与智慧的交汇,用高情商化解冲突。希望孩子能成为:管得好情绪、顾得到他人、看得到目标,赢得了合作。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情绪是一能量,它是流动的。它会来,也会走。积极暂停让我们不被情绪所裹挟,思考下一步的行为,带着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育儿反思:这段时间带着孩子践行亲子时间管理,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较多时,我会出现言语的责骂。刚开始,我还可以做到心平气和地提醒,但是发现提醒几次无效是,我的情绪会升温。在那个情绪的当下,没有做到积极暂停,及时止损,看着女儿泪眼婆娑,心中十分懊悔。我事后和女儿复盘,我说,妈妈发脾气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是没有帮助的,她还会鼓励我说,妈妈现在发脾气的次数少了。孩子对我们的爱远远超过我们对他们的爱。自己会默默走到书房,去读父母规。
网友评论